肥胖的流行病學

肥胖的流行病學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社區暨家庭醫學部 陳宗伯醫師

  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估計,在西元2025年前,全球體重過重或肥胖成人人口會從2014 年的20 億人增加到27 億人。肥胖所延伸的問題範圍與嚴重度在過去數十多年來逐漸攀升,相關併發症的治療費用將達到每年1兆美元。在2015年亞太肥胖會議中所提出的「名古屋宣言」中,向各國政府倡議「肥胖不僅是慢性病的危險因子,應視為是一種疾病並積極治療」的觀念,揭示了政府與臨床醫療人員應該以更積極的態度與行動來對抗肥胖。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熱量攝取過多或運動不足,當一個人攝取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時,體重就會增加。肥胖還可能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研究指出部分族群因為遺傳因素而更易導致肥胖,主要是因為此族群的身體更容易儲存脂肪。肥胖還和特定疾病有關,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在這種情況下,治療疾病可能會幫助減輕體重。

  對於肥胖疾病的研究與治療,研究發現是極具成本效益的投資,透過早期發現、介入與治療,可以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另外不健康的飲食型態與身體活動量降低以及久坐之生活型態會導致能量的攝取與消耗之不平衡,進而增加肥胖的風險。臺灣研究也證實,重度肥胖族群傾向不良的飲食型態以及較低的運動量。

  體重過重與肥胖已成為全球矚目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如何明確的界定過重與肥胖的標準,以進行健康照顧與疾病防治,是備受討論的話題。由於種族差異以及與疾病相關性的不同,目前對於過重與肥胖的診斷常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測量的方法為以標準度量衡量取身高與體重,以體重(公斤)為分子,身高(公尺)平方為分母運算而得。從1975年到2014年,近40年來,全球平均身體質量指數在女性部分從22.1 kg/m2增加至24.4 kg/m2;男生則是從21.7 kg/m2增加至24.2 kg/m2。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以WHO的BMI標準看來,2016年全球18歲以上成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人口估計為19億,約佔全體39%(女性39%,男性38%),其中13%(女性15%,男性11%)約6.5億人為肥胖;重度肥胖在女性為1.6%,男性則為0.64%。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993-1996、2005-2008以及2013-2016年),體位正常(18.5 ≦ BMI < 24 kg/m2)的比例逐漸降低(58.1、51.5到49.2%);肥胖(BMI ≧ 27 kg/m2)的盛行情形則是持續快速增加(11.8、17.9到23.0 %),重度肥胖(BMI ≧ 35 kg/m2)在20年內成長超過了三倍(0.4、0.6到1.4%)。

  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臺灣成年人的肥胖盛行率約為23%。這意味著約1/4的臺灣成年人體重超過正常範圍。肥胖的盛行率在臺灣各個地區也有所差異。根據國健署的數據,台北市的肥胖盛行率較低,約為20%,而嘉義縣的肥胖盛行率較高,約為30%。肥胖是臺灣的一個重要健康問題,因為它可能導致許多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和其他疾病。政府有關單位正在透過推廣健康飲食和運動以及其他措施來減少肥胖盛行率。

  臨床評估的目的為釐清體重增加的原因,依據肥胖程度及健康風險介入減重措施。肥胖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透過病史評估開始,詢問個人生活型態,檢視其中是否有造成體重變化的關鍵原因,排除可能造成肥胖的次發性因素,同時要評估家族三高及肥胖疾病史,並評估肥胖個案可能合併的慢性病風險及其減重動機。身體理學檢查以身體質量指數為篩檢工具評估肥胖程度,配合腰圍測量評估是否為腹部肥胖。肥胖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重度肥胖則容易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因此應積極介入。

  肥胖治療的主流概念在於多方面介入及多團隊合作,從飲食、運動、行為、藥物、內視鏡減重、外科手術處置等各方面考量,制定出個別化的治療規劃與建議。透過多領域專業團隊的合作,才能夠提供肥胖患者完整的醫療照護。

《本文轉載自本會_2023年第1期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