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與糖尿病

肥胖與糖尿病

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林君璐醫師

  肥胖被視為全身性、慢性、低度炎症的狀態。肥胖與多種慢性疾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不同研究皆顯示肥胖與糖尿病風險之間存在關聯,但相關程度因研究而異,相對風險從 2 到 20倍不等。了解肥胖與體重過重人群之糖尿病風險不僅對個人預防、臨床醫療照護有幫助,對公共衛生政策之制訂更是十分重要。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特徵是血糖升高,並常常伴隨著血脂肪之代謝異常;糖尿病狀態下血糖升高是因為血中葡萄糖無法順利地被細胞攝取運用,這是由於細胞對於胰島素產生抗性,或是胰臟之β細胞無法有效產生足夠的胰島素。糖尿病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1)第1型,胰臟β細胞受抗體破壞無法生產胰島素
(2)第2型,其中身體細胞對正在產生的胰島素的作用有阻抗性,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胰臟β細胞胰島素的產生逐漸減少
(3)妊娠期糖尿病,發生在懷孕期間之血糖異常,可能在懷孕期間和分娩時引起胎兒併發症,並增加母親罹患第2型糖尿病和後代肥胖的風險。

  此外,還有兩類葡萄糖不耐症—空腹血糖異常(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餐後血糖異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它們是介於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間的中間狀態。與血糖值正常的人相比,患有IFG和IGT的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正常人更高。

  第1型糖尿病最常見於兒童、青少年和青年人,原因不明。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的結合被認為會導致第1型糖尿病。第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儘管遺傳因子的影響很大—但大多與年齡、體重過重、肥胖以及缺乏身體活動相關。吸煙也被證明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迄今為止最強的風險因子是身體脂肪的增加。而高糖和高脂肪攝入之飲食習慣也與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妊娠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不僅與第2型糖尿病相似—家族史、年齡、體重過重和肥胖、缺乏運動,還包括了懷孕期間體重過度增加。

  近年來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反映了其主要風險因子(體重過重、肥胖以及缺乏運動)的盛行率增加。2014年,全世界有超過三分之一的18歲以上成年人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MI ≧ 25-29.9 kg/m2),更有超過十分之一的人肥胖(BMI ≧ 30 kg/m2)。高收入國家和世衛組織美洲區域的體重過重或肥胖患病率最高。在低收入國家(男性為15%,女性為27%)和世衛組織東南亞區域(男性為19.3%,女性為25.3%)最低。2010年的數據顯示,將近四分之一的18歲以上成年人被歸類為身體活動不足。青少年的情況更是令人擔憂,大約80%的人沒有達到體育活動的最低要求。肥胖與許多生理、心理和社會狀況有關,其中與第2型糖尿病最相關。本世紀初,估計有1.71億人患有第2型糖尿病,而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6億。

  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都與胰島素阻抗有關。人的一生當中胰島素敏感性一直在波動著。例如青春期、懷孕期間和老化過程中會有胰島素阻抗增加之現象。此外,生活方式、碳水化合物之攝入量、身體活動量亦與胰島素敏感性波動有關。肥胖被認為是代謝性疾病發生的最重要因素。當脂肪組織中大量不當的囤積了脂肪,會帶動分泌激素以及釋放非酯化脂肪酸NEFA來影響新陳代謝。研究顯示人類血漿NEFA急劇增加後不久,胰島素阻抗性即開始發展。 

  胰島素敏感性有另一個關鍵決定因素,即體脂分佈。脂肪組織分為兩大類型:皮下和內臟(腹腔內)。皮下脂肪組織位於皮膚下,儲存了大約80%的全身脂肪,分布於身體的腹部、肩胛下和臀部等。內臟脂肪組織則位於內臟器官周圍,約佔全身脂肪的20%,它與胰島素阻抗、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以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脂肪細胞中三酸甘油酯儲存的增加導致脂肪細胞肥大(脂肪細胞體積增加)和增生(脂肪細胞數量增加),這與肥胖的代謝和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直接相關。

  現在,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肥胖,包括一般方法或手術減肥。一般治療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飲食療法和營養衛生教育、增加體力活動和藥物治療。現代藥物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糾正潛在的代謝異常,目前只有少量藥物可以長期安全地用於治療肥胖症。唯有正視肥胖引發之健康問題,徹底省思生活習慣不良該如何調整,才是遠離糖尿病威脅的最佳方案!

《本文轉載自本會_2023年第1期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