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的一大福音: 非侵入性連續血糖監測儀(CGMS)

糖尿病患的一大福音: 非侵入性連續血糖監測儀(CGMS)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內分泌科 童怡靖醫師

「唉,怎麼血糖又這麼高,半個小時後再看看吧……。」
「你是不是又沒吃東西低血糖了,怎麼看起來怪怪的……。」

  這些都是糖尿病病患的日常,每天跟著血糖數值起舞,也跟著血糖的高低起伏變換著心情。
  要知道驗血糖在糖尿病人的心裡可能也是一種負擔,一天要多次扎手指,十指連心,手上也是滿是針孔痕跡。但是要把糖尿病控制好,多驗血糖是必要的工作,因為再敏感的病人也不能準確的感覺出自己現在的血糖數值。
  有科學家聽到這些心聲了,非侵入性連續血糖監測,無疑是給糖尿病患帶來一大福音。連續血糖監測儀,簡單來說,就是在皮下植入一個感應器的探頭,連結上傳輸器,就可以在手機上監測組織液的血糖值,每五分鐘測量一次,可以在螢幕上看到你即時的血糖值變化,甚至警示病患低血糖即將發生,避免危險發生。

連續血糖監測儀分為兩種類型:
一是回溯型,也可以稱為專業型連續血糖監測儀
  較常用於診斷的工具。簡單的說,病患在裝機時,是看不到血糖的數值,裝機數天後,將傳輸器的資料上載分析血糖值高低變化,如果加上病患飲食作息及用藥的紀錄分析,就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的盲點。相較一天僅有三至四次的血糖數值,一天288次的血糖紀錄,可讓醫護人員依據裝機數日中血糖的狀況,提出專業的用藥及治療建議。因為裝機期間不會立刻看到隨時的血糖變化,病患僅需簡單教導記錄方式,及一天數次指尖血測量,一切如常作息,之後就交給醫療團隊來解讀。2017年3月給付符合特定條件之第1型糖尿病患的連續血糖監測 (CGM),筆者認為應以專業型連續血糖監測儀為主,醫護人員及共照團隊可藉此裝置,幫助控制不佳的病患加以診斷建議。

二是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儀
  一般是作為較長期使用的裝置,可以視為一台隨時可以知道血糖數值的血糖機,不只讓病患知道當下血糖值,還可以知道即將的血糖波動趨勢。該裝置有提醒及警示功能,在預測即將高低血糖發生時,可以預先警示並傳送訊息給照顧者。第1型糖尿病患確診後必須終生依賴胰島素治療,血糖的變化幅度大,控制難度較其他型糖尿病更為困難,因此自我血糖監測對於這群病患至關重要,所以台灣全民健保於2010年6月開始補助第1型糖尿病患血糖試紙。近來有了更先進的即時型連續性血糖監測儀後,美國內分泌學會(Endocrine Society)2016年在第1型糖尿病的臨床指引便指出,A1C值沒有達標的第1型糖尿病患,或是雖然控制良好,有意願有動機且能使用此裝置者,都可以建議使用即時型連續性葡萄糖監測系統;在第2型糖尿病患者或是妊娠糖尿病患者,若希望血糖控制更佳,也都可建議使用。但是在使用前,病患及照顧者應該先做過教育訓練,包括顯示器上血糖與指尖血可能有的差異與涵義、目標血糖的認識、血糖趨勢及箭頭之意義、高低血糖警示需如何處理等等。即時型連續性葡萄糖監測儀可以幫助病患改善血糖控制及減少低血糖發生,但是若不當使用,反而增加病患及照顧者的壓力及莫名的緊張,有些病患看到高低血糖起伏可能有的不當處理,更可能增加危險,所以裝機前的教育訓練是不可或缺的。

  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與長期併發症有關,之前我們常用單次空腹或飯後血糖以及A1C做為評估病患血糖控制的指標。但是同樣的A1C,病患血糖波動可能是120到180,也可以是30到270,這兩種情況的血糖控制及併發症完全不同。有了連續血糖監測後,可以知道一天當中目標血糖範圍內時間的比例(目標血糖:70-180 mg/dL;目標血糖範圍內時間;TIR),一般希望糖尿病患TIR控制在70%以上。所以糖尿病患自我監測血糖的工具,已經由之前的點(單一時間點測量),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線(連續血糖監測),如果加上與醫療團隊合作,配合飲食控制、藥物治療,糖尿病的控制就可以更全面化了!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0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