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發生原因及其危險因子

糖尿病發生原因及其危險因子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  新陳代謝內分泌科范綱志醫師

為什麼我會得糖尿病?
  門診時,常常遇到第一次來新陳代謝科門診就診的病友,第一句話就問「醫師,為什麼我會得糖尿病?」,這真是個說來簡單又不簡單的問題。
  糖尿病在臨床上主要分為第1型糖尿病或第2型糖尿病,而在台灣九成以上的病患為第2型糖尿病。這兩型糖尿病發生原因及其特徵簡述如下:
(一)    第1型糖尿病:
胰臟胰島細胞被破壞,造成絕對性胰島素缺乏。此型患者發病年紀通常較年輕,一旦發生通常即以高血糖危象為表現,病患家族無糖尿病的家族病史,治療上需以施打胰島素為主。
(二)    第2型糖尿病(臨床上九成以上的病患):
相對於第1型糖尿病,第2型的病友為胰島素阻抗,病友的胰臟仍有部分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只是相對性胰島素缺乏,且身體對胰島素的感受度及反應不好。此型糖尿病發生率隨著年紀上升,發生率越高,病友常合併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除外,詢問病史後常發現,有好多家中親屬也罹患糖尿病。
  所以,一般民眾較熟悉的是所謂的第2型糖尿病,病友於罹病早期,並非明顯缺乏胰島素,初期可以藉由現今醫療多元的口服降血糖藥來改善胰島素作用或刺激胰島素分泌量,但隨著及病程進展,部分病人也會因為缺乏胰島素需要補充及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糖尿病有哪些危險因子?
  在醫療上,若能找出高危險群,適時的及早介入控制,便可以有效預防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所以認識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可幫助民眾提高警覺,並充分了解自身的風險程度。
糖尿病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以下因素:
(1)    高血壓(血壓大於140/90 mmHg)。
(2)    體重過重或肥胖(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4 kg/m2)。
(3)    缺乏運動。
(4)    血脂異常。
(5)    代謝症候群。
(6)    一等血親有糖尿病。
(7)    婦女在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或產下出生體重大於四公斤的嬰兒等等。

  第2型糖尿病由於多發生在中老年,常被解讀為「後天造成」,然而事實上,第2型糖尿病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遺傳基因是相當重要的危險因子,然而光是有基因,好比一把上了膛的槍,但真正扣板機的往往還是長期生活習慣不良所致,所以提醒民眾要有良好及正確的飲食觀念及長期固定運動的堅持,就算有強烈的遺傳基因,仍可使糖尿病風險大幅下降。

篩檢為發現糖尿病的最佳方式
  第2型糖尿病的病程進展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是緩慢的,血糖隨著時間慢慢上升,根據過去的研究證據,估計早在第2型糖尿病發生前十年,血糖代謝異常已經開始醞釀發生,但是卻沒有明顯臨床症狀,也因此容易遭民眾們輕忽,所以現在台灣醫療體系,積極推廣早期發現、早期篩檢糖尿病的觀念,希望民眾們能及早發現疾病,及早介入就醫,得到較好的預後,也因為如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紀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其服務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空腹血糖、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呼籲民眾善用政府提供的醫療資源,定期前往全國院所接受健康檢查,早期發現糖尿病,早期治療。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8 No.4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