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的糖尿病有可能好嗎?認識糖尿病緩解(下)

醫師,我的糖尿病有可能好嗎?認識糖尿病緩解(下)

上週我們提到
美國糖尿病學會在2021的共識會議上
第2型糖尿病緩解(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定義為:「停止使用降血糖藥物至少三個月後,
糖化血色素仍小於6.5%」 的狀態
糖尿病緩解代表糖尿病獲得良好控制、可以暫時停止藥物使用、只要持續追蹤血糖的狀態
目前研究證實了 #積極生活型態介入(飲食、運動及體重控制)
診斷早期的強化胰島素治療是對糖尿病緩解有實際助益的
其中在體重控制的方面
有許多研究探討了減重與糖尿病緩解的關係:
👩‍⚕️積極減重與糖尿病緩解
減重與糖尿病緩解有很大的關係
2018年刊登在刺胳針(The Lancet)上
知名的臨床試驗DiRECT study 
即證實了積極控制體重和糖尿病緩解的關係
DiRECT試驗
研究者找了一群被診斷第2型糖尿病六年內的成年人
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149人
受試者平均的糖化血色素為7.5%上下
體重平均為100公斤、BMI平均為35
實驗組的受試者在前三個月
以每日約800大卡極低熱量飲食(very low calorie diet, VLCD)
的代餐取代日常飲食
之後在營養師或護理師的衛教下
在二到八周內逐步恢復日常飲食
並於每個月定期回診追蹤體重變化
對照組則沒有極低熱量飲食的介入
但有維持日常糖尿病的藥物治療
經過一年發現
成功減重超過15公斤者在實驗組有36人(24%),對照組為0人
達到糖尿病緩解的在實驗組有68人(46%),對照組為6人(4%)
而在減重超過15公斤的受試者中,糖尿病緩解的比率為86%
#減少體重越多者就越有機會糖尿病緩解
👩‍⚕️糖尿病用藥與體重控制
現今糖尿病的藥物除了調控血糖外
有些藥物還能減少體重
較明顯會減少體重的藥物有二,分別為:
🌱口服的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
🌱口服或皮下注射的昇糖素類似胜肽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
透過這些不同機轉的藥物互相搭配使用
可以更積極的控制血糖及管理體重
讓糖友更有機會達到糖尿病緩解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
已上市的注射型腸泌素藥物胰妥善(liraglutide)及胰妥讚(semaglutide)
除了能調控血糖,在體重控制上也有出色的表現
特別是胰妥讚用在肥胖及過重的受試者上
經過68周受試者平均減少14.9%的體重 
而尚未上市的tirzepatide為昇糖素類似胜肽/胃抑制胜肽雙重受體促效劑(GLP-1/GIP dual agonist)
在體重下降上則有更優異的表現
使用在肥胖的受試者
在每週15毫克相對較高的藥物劑量下
體重減少甚至可以達到20.9% 
可惜的是,這類藥物一旦停止使用
若沒有長期的飲食控制及運動習慣復胖的機會非常高
一旦復胖,血糖、血壓和膽固醇一樣會跟著變差
目前,仍需更多研究和觀察來佐證這些藥物在糖尿病緩解上
是否有長期的好處
👩‍⚕️代謝手術與糖尿病緩解
代謝手術(metabolic surgery)在過去被稱作減重手術
是藉由改變腸胃道解剖構造的方式
減少我們對所攝取食物熱量的吸收,以此達到減重的目的
近十多年來發現,減重手術除了能減輕體重外
還能顯著改善肥胖相關的疾病
例如第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呼吸中止等等
因此近年來將減重手術改稱為代謝手術
據多個研究統計顯示,接受代謝手術的第2型糖尿病病人中
有高達80-90%的人術後達到了糖尿病緩解!
代謝手術亦能大幅降低糖尿病患心血管意外及死亡率!
代謝手術有幾種手術方式
目前在台灣比較常見的有
可調節束胃帶手術(adjustable gastric band, AGB)
袖狀胃切除術(sleeve gastrectomy)
胃繞道手術(Roux-en-Y gastric bypass, RYGB)

牽涉到腸胃繞道分流的手術除了能有效幫助減重
還會影響腸泌素(incretin)的分泌
對血糖控制可說是錦上添花
根據統合分析顯示,第2型糖尿病術後緩解率由高至低
依序為胃繞道手術(80.3%)
袖狀胃切除術(79.7%)
可調節束胃帶手術(56.7%)
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
下列身體質量指數(BMI)超標的第2型糖尿病病友
可考慮接受代謝手術
同時達到減重及血糖控制(以下為亞洲人建議標準):
🌱BMI超過37.5的糖友
🌱BMI 32.5-37.4且血糖控制未能達標的糖友
🌱BMI 27.5-32.4 、血糖控制未能達標且糖尿病併發症未有改善的糖友
[註]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體重 (kg) /身高² (m²) 
在台灣,健保署於2020年核可給付減重手術的條件主要包含
🌱年齡20-65歲
🌱BMI大於37.5
🌱BMI大於32.5且合併高危險併發症者(例如:第2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經治療後仍大於7.5% 、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代謝手術會影響病人的飲食
因此需特別注意長期營養不足的問題
手術前與手術後建議應做營養評估
術後注意水分補充
預防蛋白質與微量營養素的缺乏
術後應長期使用維生素與礦物質補充劑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
接受手術的風險和受益程度也有所差異
代謝手術術後並非一勞永逸
須長期使用營養補充劑
也有案例遭遇復胖的問題
可與熟悉治療的醫師多多討論
尋求最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

糖尿病緩解代表糖尿病獲得良好控制值得祝賀
不過別忘了仍需要規律的回門診追蹤唷

本篇特別感謝李弘元執行長審閱並提供建議

[參考資料]
.Riddle MC, Cefalu WT, Evans PH, et al. Consensus report: defi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mission in type 2 diabete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22;107(1):1-9.
.Lean ME, Leslie WS, Barnes AC, et al. Primary care-led weight management for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DiRECT): an open-label, cluster-randomised trial. The Lancet 2018;391(10120):541-551.
.Srivastava G, Kumar RB. 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1;385(1):e4-e4.
.Jastreboff AM, Aronne LJ, Ahmad NN, et al. Tirzepatide once weekly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387(3):205-216.
.Buchwald H, Estok R, Fahrbach K, et al. Weight and type 2 diabetes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122(3):248-256. e5.
.Kim J, Kwon H-S. Not control but conquest: strategies for the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 Metabolism Journal 2022;46(2):165-180.
.Mingrone G, Panunzi S, De Gaetano A, et al. Metabolic surgery versus conventional medic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10-year follow-up of an open-label, single-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2021;397(10271):293-304.
.Laferrère B. Effect of gastric bypass surgery on the incretins. Diabetes & metabolism 2009;35(6):513-517.
.Novaes FS, Vasques AC, Pareja JC, et al. Recovery of the incretin effect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fter 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5;100(5):1984-1988.
.Argyrakopoulou G, Konstantinidou SK, Dalamaga M, Kokkinos A.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before and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urrent Nutrition Reports 2022;11(2):95-101.

作者:陳亭竹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