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25 No.2糖尿病家族》
編者的話《2025 No.2糖尿病家族》

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在第1型糖尿病和第2型糖尿病均可能發生,根據統計第1型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率在35%,第2型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率則在30~50%之間,依台灣腎病年報顯示,國內近五成的透析病患是因為糖尿病腎病變而起。
糖尿病腎病變最重要的臨床症狀為白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下降,白蛋白尿發生與腎絲球過濾率下降有密切的相關,雖然有部份研究認為糖尿病患在沒有白蛋白尿時,仍有可能出現腎絲球過濾率下降的情形。糖尿病腎病變包括病理上及功能上的異常,病理上的異常通常需要侵入性的腎臟切片檢查,功能上的異常臨床上較容易判別,隨著發病時間有五個分期:包括腎絲球過濾率上升期、寧靜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巨量白蛋白尿期及末期腎病變。其中最重要的是微量白蛋白尿期,這時期如果積極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減少蛋白尿的惡化,是有機會恢復的。
本期糖尿病家族就從糖尿病腎病變篩檢談起,檢測尿液的白蛋白,通常是測量早晨第1次尿液的白蛋白與肌酸肝比值。依2024年國際腎臟疾病治療指引建議,分期在巨量白蛋白尿期前均為可逆階段。此外也應檢測腎絲球過濾率來確認腎病變的病程,交叉比對腎絲球過濾率和尿液白蛋白與肌酸肝比值是最常用來測估腎病變的方法,可以依據腎病變的發展狀況及風險選擇適當的治療,包括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或血管張力素接受器拮抗劑、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抑制劑、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非類固醇類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都是可以延緩腎病變的有效藥物。當然飲食管理對於糖尿病腎病變也相當重要,適量蛋白質攝取控制,合適烹調方式,避免加工食品,相信一定能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的惡化。
《2025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