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醣飲食在游能俊診所的運用經驗

低醣飲食在游能俊診所的運用經驗

游能俊診所 游能俊院長

  在胰島素冶療問世後,基於饑餓/無醣療法的無效及不適當,90年代前營養建議將醣類設計在總熱量45~60%,隨著醫療進步及實證研究,第1型糖尿病在1994年改為個別化設計,營養素比例原則的建議逐漸被揚棄。飲食衛教是與糖尿病共處的終生學習,減少/調整醣類攝取量的指導行之多年,2014年起美國糖尿病學會對醣類比率及克數已沒有特定規範,當年在糖尿病衛教學會擔任理事長的我,特別召集了會議,並迅速地更新教材。近幾年低醣飲食被美國、英國、加拿大的醫療指引,認可為是第2型糖尿病可以採行的飮食療法之一。但實務上,減到一餐多少醣量,可以看到效益,如何介紹給糖友調整,達到代謝健康、飽足、享受,在台灣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2017年1月起,我們團隊中接近及已經是糖尿病前期的成員,特別是我自己,經常測試不同醣類及醣量,記錄進食起每30分鐘連續5次的血糖測試,正式發展減/低醣飲食指導。開始時先從一餐2份醣主食開始,搭配一天6份蔬菜(一份蔬菜生重100公克,約含5公克碳水化合物,15公克碳水化合物=1份醣,6份蔬菜合計2份醣)及1份醣水果,碳水化合物一天有135公克,還不到低醣130公克以下,証實對體重控制及口服胰島素分泌刺激劑的減少有效。2018年起我們啓用Inbody身體組成測量,目前已超過5,000人,4萬筆資料。進一步印證調整成一餐主食1份醣,其它不變,醣類一天90公克的低醣飲食,教導簡單量化代換,鼓勵階段性秤重學習,可以得到比一餐2份主食醣量,下降更多體脂及減少用藥的效益。 

游能俊醫師圖1.png

  身體組成量測可以區分出肌肉及脂肪重量,有別於體重或是身體質量指數,得到更重要的體態健康資料。我們研究身體組成測量儀在第2型糖尿病及低醣飲食運用的結論有下列幾點:
(1)體脂率過高是普遍的:65歲以下65%,75歲以上80%,大多數人屬於依體脂率定義的肥胖。
(2)肌肉量不足,愈高齡愈嚴重:65歲以下約11%,65歲以上,每增加5歲依續攀升至19%、26%、41%、55%。
(3)每三位肌肉量不足者,就有2位合併脂肪率過高,就是所謂的泡芙人,女性比男性更明顯。
(4)相較於肌肉量増加期間所對應的糖化血色素下降勝算比,減少脂肪量是前者的三倍,對血糖控制而言,降脂比増肌更重要。
(5)低醣飲食持續執行者,目前我們可以觀察到18個月的降脂效果,減脂愈多,糖化血色素達標率愈高,能減少用藥的程度愈多。
(6)就安全性而言,血脂肪控制及腎臟功能,在2年的觀察中並無不良的影響。
(7)在大量取消口服胰島素分泌刺激劑配合低醣飲食的處方下,發生低血糖的比率比以前更少。
(8)不斷反覆教導低醣飮食下,全院糖化血色素小於7%的達標率持續上升,目前已超過7成。體重控制成效仍個別化,處於起伏狀態,但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減了體脂肪。
(9)相較於之前的醣量修正,低醣飲食的指導方式,診所使用的糖尿病藥物費用,比過去降低了一成。

游能俊醫師圖2.png

  醣類食物是血糖上升及變動的最大影響因素,目前的藥物治療,即使動用速效胰島素,仍難以有效穩定地調理餐後血糖。笫2型糖尿病須一輩子「與糖共舞」,而胰島素分泌及敏感性,卻隨年齡及體脂肪增加而惡化,我們無法逆齡,但可以透過飲食、運動致力於減少過量脂肪。況且,不意外的狀況下,每位糖友都將邁入高齡,不注重蛋白質足量攝取及肌力訓練,對「活力樂齡」的日子將是一大挑戰。所謂高、低蛋白飲食的健康影響,仍欠缺明確的蛋白質攝取量定義,更欠缺長期研究,所謂「多吃」蛋白質會傷腎,是過於籠統的迷思。針對沒有重度腎功能減退的成人,我們診所對蛋白質的攝取一天的建議總量為:每公斤理想(或是調整)體重1.2-1.5公克,對沒有個人選擇忌口者,鼓勵豆、魚、蛋、肉類皆多樣化選擇,分配到一日三餐。在沒有健康因素流失的前提下,透過定期的身體組成量測,是檢定及調整營養攝取對健康影響的有效方法。

  用餐是休息、調理、享受的時刻,低醣飲食的飽足,須添加蔬菜及蛋白質,實際上會增加食材的多樣化,咀嚼更費力,食物在胃腸停留消化時間反而拉長。將醣類主食調整至用餐的中段時間,改變進食順序,一段時間就能改掉以醣類主食墊飽的習慣。至於對喜歡的醣類減量,除了食物準備外,更需要學習「淺嚐」、「慢食」、「賞味」、「分享」的感受升級,久而久之,歷練自己成為對醣類味道挑嘴的美食家。減/低醣飲食可以從18歲起適用至高齡,可以下降/控制體脂肪,對預防/控制糖尿病皆有幫助,高齡時期可以延緩肌肉流失。未成年之前,我們知道要以足夠的營養及運動促進生長發育。成年之後我們要進入打造健康體態的調整模式,無論肥胖或是肌少,在台灣是普遍的現象,而兒童青少年肥胖,也是顯而易見的狀況。飲食雖是個人的事,但實際上受家庭、社交、文化、產業的影響,改變並不容易,但非不可行。在台灣,我們有250萬接受糖尿病治療的人,糖尿病前期的人口約近500萬,調整飲食,從自身及家庭做起,愈多人贊同勵行,外在環境、氛圍、資源也會跟著改變。 

**如果您要執行低糖飲食 請先與您的醫療團隊討論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2 No.1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