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醣飲食是糖尿病人飲食的選項之一嗎? 看看文獻怎麼說

糖尿病人飲食控制的建議,特別是醣類的攝取,隨著時空背景、藥物的選擇性以及社會經濟環境的不同,正在慢慢的改變與演進中。在眾多的飲食選擇中,低醣飲食是近年來糖尿病人流行的一種飲食型態,本文將針對低醣飲食的相關研究做一個回顧,同時分享如何應用到現實的生活之中。
關於低醣飲食的定義,不同的學會與研究中,有著不同的定義。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定義,當每天的總熱量來源有26-45%來自於碳水化合物,就稱為低醣飲食;而極低醣飲食則是指每天的總熱量來源小於26%來自於碳水化合物。一般來說,一碗白飯約含60克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以一天攝取1500大卡的熱量來計算,低醣飲食是指每天攝取95-170克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不考量蔬菜與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約是每天1.5-3碗飯,或是每餐大約1/2-1碗飯的量。
文獻中,針對這兩種飲食型態在糖尿病人的效果,已經有不少研究發表。2021年,英國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針對文獻中的23個低醣或極低醣飲食的臨床試驗進行分析,包括11個低醣飲食的研究與12個極低醣飲食的研究,而這些研究共收錄1357位過重或肥胖的第2型糖尿病人。在此研究中,是以每天<26%的總熱量來源來自碳水化合物作為低醣飲食的定義;而以每天<10%的總熱量來源來自碳水化合物作為極低醣飲食的定義。這樣的定義比起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定義更為嚴格。研究結果顯示,低醣飲食比起一般的飲食,能夠顯著改善血糖並減輕體重。低醣飲食6個月後,醣化血色素會進一步降低0.5%,血糖達到目標的人數比例也會顯著增加約3成,體重平均減少3.5公斤,也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副作用。在另一篇文章中,針對37個低醣飲食的臨床試驗進行分析,也得到類似的結果。低醣飲食6個月,可顯著降低糖尿病人的醣化血色素0.2%,並可減少身體質量指數(BMI) 1.35 kg/m2。
實務上,低醣飲食需要家庭、社會與環境的配合,如果家人或常去的餐廳無法配合,就很難持續下去。的確,在這兩篇文章中,當研究進行了1年、甚至2年之後,能夠持續維持低醣飲食的受試者就越來越少,因而低醣飲食對於血糖與體重的好處就不再顯著了。此外,分析中顯示,雖然在理想上極低醣飲食可進一步降低體重,但考量實務上維持的困難,極低醣飲食在這個分析中,控制血糖與體重的效果與低醣飲食是相同的。
總結來說,文獻中的研究顯示,低醣飲食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並降低體重,因此是糖尿病飲食控制的選擇之一。目前糖尿病的飲食建議,是朝向個人化的趨勢,因此,建議病友要考量自己的生活型態與飲食喜好,並與醫師討論,考量體重、血糖與血脂控制狀況後,一起決定是否採用低醣飲食。此外,實際進行上,也要考慮家庭、環境與附近的餐廳與店家,是否容易進行低醣飲食,這樣才能夠持續下去,並且維持低醣飲食對於血糖與體重的效果。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2 No.1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