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糖尿病流行病學概況與挑戰

台灣糖尿病流行病學概況與挑戰

國家衛生研究院 許志成

  根據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臺灣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在2005至2014十年間降低了13% (從3.5%降至3.0%),糖尿病患者與一般民眾的預期壽命差異亦有所縮小。這段期間,大多數糖尿病併發症,包括中風、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和截肢的總體罹病率均出現顯著改善,分別下降了2%、8%、11%和28%。此外,過去十多年,糖尿病患者的住院率顯著下降,必要的實驗室檢查處方率也增加了。這些成果證明,過去十多年來,臺灣糖尿病照護質量持續改善。

  儘管在糖尿病照護品質方面獲得實質成就,但2019年糖尿病年鑑所展示的流行病學特徵也反映了仍有許多必須克服的重大挑戰。從2005年(每千人7.86人)到2012年(每千人9.04人),臺灣20-79歲人群的糖尿病發生率增加了15%,之後到2014年降至每千人8.82人;可是,年輕女性糖尿病發生率的上升幅度卻沒有下降趨勢,10-19歲和20-39歲的女性十年間糖尿病發生率分別增加了27%與33%。這一現象強調了初級預防年輕婦女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性。

  另一個挑戰是臺灣糖尿病患者大血管併發症持續維持高盛行率的現象。儘管從2005年至2014年糖尿病病人併發中風下降2%,心血管疾病下降8%,心衰竭下降4%,但與過去20年美國糖尿病照護的表現相比,這些改善顯得微不足道。從1990年至2010年,經年齡調整後美國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塞與中風發生率,分別下降了67.8%和52.7%,值得我們借鏡。

  此外,老年人糖尿病盛行率過去十年來持續上升(2014年65歲以上長者糖尿病盛行率為50.3%),也需要特別注意。在死亡率、預期壽命和住院率等一般指標方面,糖尿病老年人的照護質量在過去十年中多得到了改善。老年婦女中風和心衰竭的罹病率有些改善(前者從2005年的10.61%下降到2014年的9.81%,而後著從2005年的6.24%下降到2014年的5.80%)。從2005年至2014年,老年婦女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下降了10.7%,但同期老年男子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僅下降了7.2%。面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和老年男子糖尿病治療效果較差的挑戰,醫療照護與公衛產官學界應相互合作,掌握尖端知識和技能,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以改善糖尿病病人之生活品質。

  多年來,臺灣透析的發生率和盛行率一直名列世界前茅。在所有需要透析的臺灣末期腎病患者中,45%的病例是糖尿病腎病變引起的,這意味著優化糖尿病控制對於遏止臺灣末期慢性腎病的快速成展是必要的措施。我們也注意到,糖尿病和需要透析的末期腎病患者占門診和住院費用的很大一部分,增添了我們的醫療負擔。因此,我們應緊急實施有效的初級和二級預防策略,以減少糖尿病患者的腎臟進展。一些新的抗糖尿病藥物,包括SGLT2抑製劑和GLP-1受體刺激劑,已經顯示出對延緩或防止糖尿病腎病進展的有益作用,為我們帶來了希望。 

  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是,過去十年間糖尿病患者因肺炎導致的死亡率迅速上升,這不僅示警我國醫療體系對於呼吸系統的照護品質尚待提升之外,它也顯示健康促進與初級預防的重要性,如戒菸、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都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高齡族群必須採行的健康行為。

  有實證研究證據顯示,糖尿病整合性照護計畫是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住院率以及大血管和小血管併發症的有效措施,這也是一個具有成本效益的計畫。參加糖尿病整合性照護計畫專案的人數從2005年的約16萬人增加到2014年的約42萬人,增加了1.6倍。然而,若以目前全國有近220萬糖尿病患者而言,至目前為止只有不到40%的糖尿病患者參加了糖尿病整合性照護計畫,殊為可惜。應通過修訂該計畫的激勵和申報作業政策,以及消除可能的障礙,推出一種創新方法來改善相關行政作業流程。此外,應鼓勵醫師、營養師、社工師、護理師、衛教師和藥劑師在臨床環境中相互合作,以進一步優化糖尿病照護品質。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1 No.4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