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20 No.2 糖尿病家族》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19年台灣糖尿病的盛行率已超過11%,患者的人數已達230萬人。大多數糖尿病患的年齡都在65歲以上,不過由於飲食習慣的影響,糖尿病已逐漸有M型化的趨勢,小於20歲的第2型糖尿病已經增加44%。約有55萬糖尿病患合併心血管疾病,且糖尿病患併發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10年間持續上升,男性增加37.9%,女性增加42.2%。不過即使如此,根據糖尿病衛教學會的認知調查卻發現糖尿病患最擔心的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因為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會嚴重的影響生活品質。
由於長期的高血糖狀態導致供給視網膜營養的小血管受損,造成硬性物質滲出、水腫、微動脈瘤、出血等現象,隨著視網膜小血管的阻塞、缺血、缺氧,會誘發新生血管的形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產生與糖尿病的病程時間有很大的相關性,糖尿病的病程時間愈長,視網膜病變的機會愈大。台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盛行率約30~35%,而糖尿病患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機會為一般人的25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成為成年人失明最主要的原因。而良好的血糖控制確實可以延緩視網膜疾病的發生。
本期糖尿病家族將從眼睛的結構談起,事實上糖尿病的眼睛病變,除糖尿病視網膜血管病變,還包括角膜病變,水晶體病變及感染問題。眼睛結構與功能的逐一介紹,對於眼睛病變的發生會有更清楚的概念。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視力的頭號隱形殺手,如何預防與治療,才能擁有彩色的人生,便成了重要的課題。高血糖的環境,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糖尿病眼睛的感染,從結膜、角膜至眼內感染,都可能產生嚴重的後遺症。糖尿病白內障的發生率高於一般族群,白內障治療的手術時機及人工水晶體的選擇,都是常見的困擾。最後端午佳節粽子的選擇與食物的代換,及夏日冰品的分析,希望能讓大家滿足口腹之慾且能放心的享用冰品。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0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