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19 No.3 糖尿病家族》
編者的話《2019 No.3 糖尿病家族》

2008年一項有關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研究,嘗試去比較糖化血色素小於6%相對於糖化血色素介於7%~7.9%是否更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中共收集北美地區10,251位糖尿病患,其中61.4%是男性,平均年齡62.2歲,64.8%是白人,19.3%是黑人,7.2%是其它種族。平均糖尿病史10年,平均糖化血色素8.3%,最後積極治療組的糖化血色素是6.4%;傳統治療組的糖化血色素是7.5%,結果顯示不論是積極治療組或是傳統治療組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比以往研究明顯下降,不過,意外的是積極治療組相較於傳統治療組的全英死亡率是14人/1000/年比11人/1000/年,每年每千人多3人。這個研究結果衍生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否某些相關藥物是不利於心血管疾病?在這些高危險群的糖尿病患血糖下降太多是否有害?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各種慢性病的盛行率亦隨之上升,糖尿病也不例外。台灣地區65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已由2005年的29.6%上升至2014年的39.9%,而65歲以上的糖尿病人數已佔所有糖尿病人數的50.3%,2012年超過80歲的女性,罹患糖尿病的比率更達50.5%。當老年糖尿病人數比例一直上升時,除了老年糖尿病相關的心血管併發症、腎病變、糖尿病足等,有關老年糖尿病的肌少症,衰弱,失智或認知障礙也將會嚴重影響老年糖尿病患的照顧能力與預後。
老年糖尿病患因為病程較久,自主神經反應遲鈍,共病疾病多,多重用藥,認知及身體機能退化,比較容易發生低血糖,所以血糖控制目標應可依糖尿病患的各個條件不同,而設定不同的目標,用藥應將低血糖的風險列入考量。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9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