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心不甜,糖尿病與心臟血管疾病
近年來國人老化和生活型態及飲食方式均有改變,也導致糖尿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其中幾乎九成以上屬於非胰島素依賴型,又稱第2型糖尿病。第2型糖尿病多好發於四十歲至五十歲以後病發,故又稱為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的病人在發病的早期,大部分病人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要是沒有刻意去檢查的話,根本無從發現。許多糖尿病病人罹病而不自知,原因在於糖尿病症狀常是慢慢發生,在剛開始時往往不易察覺,但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慢性的併發症隨之衍生,最重要的是,糖尿病是全身血管系統的殺手,它帶來的慢性合併症包括小血管病變,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以及大血管病變,又稱動脈硬化症,一旦病情控制不佳,易引起心臟病、中風,還會造成眼睛、腎臟、下肢血管等併發症,甚至造成失明、洗腎和截肢。
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許多病患在門診總是規則拿藥,觀察自己血糖控制的狀況,如果血糖有進步便欣喜,醫師說到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素色上升便憂心忡忡,但大家很少深究血糖控制不好到底會產生甚麼後果,其實大部分的民眾來門診,不論血糖的高低,很少產生症狀,即使血糖非常高,少部分有口渴,無力,頻尿的症狀,但大部分均”無感”。其實糖尿病高居十大死因之一,其中最大宗便是心血管疾病,而糖尿病造成的血管病變主要分為小血管病變和大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有更大機會患上心血管疾病,因為持續而難以控制的血糖會影響到人體動脈內壁,會增加血管壁動脈硬化。可以想像的是,如果長期血中含有過多的糖份,可能會導致血管的內皮功能不佳,久而久之不僅是膽固醇等不好的物質,斑塊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造成管腔狹窄,也可能因為高血糖本身引起的自由基攻擊,代謝物質沉積,導致動脈的功能減退,一但器官的泉源,動脈的血流受到影響就可能引起下游的組織發生病變,簡單的說,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早期(五年內)可能比平常人多出數倍的機會發生小血管的併發症,小血管就是指腎臟,眼底的血管,導致腎臟的功能減退,視網膜病變發生的比率增加,長期(10~20年)控制不佳,大血管疾病,也就是心臟血管,腦部血管病變的比率增加,得到心肌梗塞,中風的機會也隨之上升。
小血管併發症
最主要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糖尿病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的機轉是因為長期血糖升高,使得血小板凝集力上升,造成視網膜微血管受損,引起微血管局部膨大、滲漏、出血等現象,影響視力。糖尿病腎病變則是由於長期血糖過高,過濾血液的腎絲球產生病變包括基底膜流失和腎絲球壓力的提高。糖尿病腎病變隨病情的進展可分為五個階段:高過濾期、靜止期、微白蛋白尿期、明顯白蛋白尿期,最終演變為末期腎臟病變,需要透析治療(洗腎),因此醫師可以透過監測眼底視網膜的狀況,以及追蹤病患尿液中的蛋白指數來觀察是否發生小血管病變。
大血管疾病
正如同本文的標題,心臟的血管過甜,人生肯定是甜不起來,大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症)、中風及周邊動脈疾病。男性糖尿病病人罹患冠心症的風險約為一般人的兩倍。糖尿病的病人由於常合併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及肥胖症,這些都會促進粥狀動脈硬化的產生。另外,長期血糖過高也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系統性的發炎反應,以及讓動脈內的斑塊變得不穩定,容易發生心肌梗塞。研究上大血管疾病的進程較久,早期的血糖控制不佳或許看不出影響,可是如果長期控制不佳,動脈鈣化產生,心血管疾病往往比起一般人來的嚴重,屆時即使再加以積極的治療也無法挽回,所以千萬不可以因為大血管疾病的進程比較晚發生而輕忽,相對的應該更早期正視血糖控制的問題,與醫師配合監測,步步為營,才能有效的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
如何預防與處理心臟血管併發症?
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除了再三強調與醫師配合控制血糖外,臨床上面有七大步驟可以更進一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簡單生活 7 小步,可以讓你延年益壽,包括:
1.戒菸
2.維持健康體重:維持健康體重將 BMI 維持在 18-24
3.加強規律的活動:每天規律運動 30 分鐘
4.健康飲食
5.控制血壓
6.控制膽固醇
7.控制血糖:遵醫囑服用降血糖藥或胰島素
飲食上建議應選擇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低鹽及低糖食物;多選擇全穀類(高纖食物)、瘦肉蛋白及含豐富顏色的蔬菜、水果。建議每天至少攝取 1.5 碗以上蔬菜及 2 份(1 份為約1 碗)的水果;每星期吃 2 次深海魚(7 份蛋白質)。每天至少有一餐吃全穀類當主食;鹽的攝取每天不超過 4 公克;減少含糖飲料攝取。每星期至少吃 4 次的堅果、豆類、種子(如亞麻子、芝麻等)等。
血壓血糖的控制目標如下,在高血壓病人需積極控制血壓,高血壓的控制在英國長期九年前趨性的糖尿病研究顯示,若收縮壓血壓可下降 10 mmHg,則糖尿病的併發可以減少 12%,同時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也可以減少 15%。因此積極下降血壓對糖尿病病人有明顯的幫忙,目前希望目標值至少是130/80 mmHg以下的平均血壓。
此外,包括三酸甘油酯高、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減少及不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增加,均會使糖尿病患者較有動脈硬化的危險,而在糖尿病的高脂血症狀況,需積極用藥治療,使低密度膽固醇值可以下降到 100 mg/dL,甚至到 70-80 mg/dL,以減少心臟病發作的危險。最重要的特別是糖化血色素(HbA1c)的控制,當 HbA1c 每增加 1%,會使心臟病的相對危險增加 1.18 倍,因此血糖的控制可以減少微血管病變的發生。而血糖的控制,可以減少在急性心肌梗塞的併發症,同時在感染的控制以及傷口的癒合均有良好的反應。
結論
對於糖尿病造成心血管疾病危害的預防之道,除了控制血糖外,必須同時透過多方面的防治才能減少其發病,其中生活習慣的改善相當重要。另外搭配一些藥物的治療,如血壓藥、血脂藥、血糖藥、阿斯匹靈,均對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可能有幫助,此部分應與醫師討論,不建議由病人自行服藥,同樣的藥物劑量的調整與目標值也因個體的狀況不同而有不同的目標,這方面也可以跟醫師調整最適合自己的目標值,積極全面性治療會比單純的血糖控制可以大幅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因此積極的控制血壓、血糖及膽固醇是預防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原則。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8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