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痛風的特性與處理
老年痛風的特性與處理
前言
痛風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發炎性關節炎,在西方世界,約影響全人口的2.5-3.9%。痛風基本上是非常戲劇性的疾病,來急去快,主要是因血液中尿酸濃度持續提高,過飽和後,單鈉尿酸結晶(monosodium urate)在關節內和關節周邊沈積,如未能適時的降低尿酸,這些結晶就可能隨時引爆,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或造成慢性關節炎。
老年痛風的特性
年齡:
年齡對痛風盛行率有很大影響。在美國,痛風盛行率在40-49歲間是3.3%,60-69歲間是8.0%,70-79歲間是9.3%,超過80歲是12.6%;而在英國與瑞典所發表的結果也類似。顯見痛風在老年人確實是很大的困擾。
性別:
痛風好發於男性,唯性別差異隨年齡增加而趨緩,譬如35-39歲時,痛風盛行率男性是女性11.2倍,但90歲以上,男性僅為女性的2.5倍。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女性停經後,雌性荷爾蒙和黃體素降低,也減少了促尿酸排泄的效應,致痛風發生率提高。
表徵:
痛風急性發作:
老年人和年輕人痛風急性發作的表徵不同。年輕人的痛風多為第一大腳趾單一關節急性發作,部位的特殊,致診斷相對容易;老年人則不但可能侵犯上肢關節,且還可能是多發性。另年輕人的痛風急性發作多僅數天,老年人則可能拖得較久。此外,老年人也常在發作時伴隨年輕人較不會有的發燒、全身不適、甚至注意力不集中、或意識不清的譫妄狀態。老年人痛風也常無法清楚告知發作的原因,且症狀通常較嚴重,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痛風結石:
老年人更容易產生痛風結石,痛風石常位於手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肘關節、膝關節、或足跟處,且皮下會呈現白粉筆灰色點斑狀沈積,造成不便。
診斷
痛風確定診斷需要抽取關節液,並以偏極光顯微鏡看到負偏極光的針型尿酸結晶。而痛風急性發作時,尿酸值常下降,易造成誤判,故須於緩解後1-2 周再檢驗,才能得知平常真正的尿酸值。
治療
痛風急性發作的處置:
無論美國或歐洲風濕學會的抗痛風指南,都建議在痛風急性發作時,給予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類固醇、和低劑量秋水仙素。唯老年人痛風急性發作時面對的挑戰,是可能同時有許多礙手礙腳的併發疾病,如胃潰瘍、或慢性腎臟病,使得在使用藥物時,增加了副作用的危險,而必須投鼠忌器的多方面思考。
當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時,若併用利尿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收縮素II接受器阻斷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ARB)也會增加急性腎損傷的危險。
使用秋水仙素時,根據美國風濕學院的建議,應先給予初始負荷劑量1.2mg(2 顆),一小時內再給0.6mg(1顆),之後每12-24小時0.6mg(1顆),直到症狀緩解。不過對於老年人,仍建議避免負荷劑量,且每日一顆即可。此外,若同時服用中或高強度的cytochrome P450 3A4(和秋水仙素代謝有關)和P-glycoprotein(可促使秋水仙素由細胞內流出)抑制劑,則可能會有潛在嚴重的副作用。這些藥物包括clarithromycin, erythromycin, cyclosporine, diltiazem, verapamil, ketoconazole, 和fluconazole,此時,不是不要併用,就是秋水仙素要減量。
對於老年人的痛風發作,如果可能的話,關節內注射類固醇是第一線的首選,快速有效且傷害最小。若用口服類固醇,根據Richette P.發表在2017 Ann Rheum Dis的研究,歐洲抗風濕聯盟的抗痛風指南所推薦的治療劑量是每天prednisolone 30-35mg連續5天;而khanna D.發表在2012 Arthritis Care Res,美國風濕學院的建議,也是類似的初始劑量至少每天、每公斤體重0.5mg prednisolone 5-10天,或每公斤體重1mg prednisolone 2-5天,再以7-10天逐漸減量至停。
若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秋水仙素、類固醇都有窒礙難行的禁忌時,歐洲抗風濕聯盟則建議用新一代生物製劑如anakira(第一介白質抑制劑)皮下注射三天。無論美國風濕學院或歐洲抗風濕聯盟的用藥指引,都建議愈早用藥愈好,因此建議病人手邊要有些急性發作的備用藥物,可立即派上用場。
高尿酸血症的處置:
若痛風反覆發作,則建議使用降尿酸治療。發表在BMC 2012研究指出,在超過65歲與較年輕病人比較,無論用allopurinol或febuxostat (feburic,為近幾年上市之降尿酸藥物,屬於黃嘌呤氧化酶選擇性抑制劑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可抑制尿酸合成,進而降低血清尿酸濃度),皆同等安全且有效。而在超過65歲且合併慢性腎臟病病人,febuxostat的降尿酸效應似也較allopurinol為佳。因為降尿酸治療導致尿酸變化的過程,可能誘發痛風發作,因此建議啟動降尿酸治療的同時,併用預防發作藥物,如秋水仙素、類固醇(prednisolone 7.5mg/天),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至少6個月。當然在老年人也應適可縮短。
併發疾病的處置:
痛風常併發於心臟血管疾病,故常會面對已併用阿斯匹靈的病人,但即使低劑量阿斯匹靈75-100mg/day,因會降低尿液中尿酸的排泄,致使血液尿酸值提高。不過研究也指出,就老年人而言,此提高是微不足道的(約0.34 mg/dl),故以利弊分析,應毫不影響阿斯匹靈的使用。類似阿斯匹靈,利尿劑thiazide 、loop diuretics、及β-阻斷劑也會有升高血液尿酸值的問題;但相對的,ARB 中的losartan、鈣離子阻斷劑(amlodipine、atorvastatin、fenofibrate),卻能減少痛風發作。
總結
痛風在老年人為常見疾病,女性到了老年也變得更好發。痛風石、全身不適、多關節發作,則是老年痛風的特性。且因老年痛風常伴隨許多其他疾病,故增加許多用藥考量。關節內注射或短期口服類固醇都是治療選擇。使用降尿酸藥物預防復發時,常因其他疾病因素的干擾,必須降低劑量,致無法有效降低尿酸,此時可併用低劑量的秋水仙素或類固醇,以減少復發。老年痛風有其不同面向,是值得我們悉心照顧面對的疾病。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8 No.1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