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人生
控糖人生

看著父親腿上的疤,我突然覺得父親真的很勇敢。我想起了那一年,父親腿上的傷,不容易癒合的疤,和一位鄰居的提醒,糖尿病三個字,就這麼闖進了一個平凡的家庭。
父親一直很認份,對於不景氣的經濟狀況,他從不多說什麼。他只說,不景氣大家都不好過,努力一點,一家四口圖個溫飽,絕不是什麼難事。在那一點一滴的記憶裡,父親總是早出晚歸,早上匆匆忙忙地來不及吃早餐,晚上總拖到八九點才有空閒吃飯,身材原本微胖的父親,卻在某段時間裡突然瘦了起來。本來,這事件值得高興的事,然而後來我們才回想起,原來突然的變瘦,就是糖尿病的第一個警訊。
不久後的一個颱風天裡,父親在陽台收衣服時,腳踝上方不慎被一片強風所吹進的塑膠片劃下一道不淺的傷口。父親不以為意,搽了點藥便不再管它。我們也以為,不過就是一道傷。
兩個禮拜後,卻不見傷口癒合。父親依然只是揮揮手說,大概是傷口較深,不要緊的。
一天,父親在樓梯間和鄰居閒聊起來。父親提起自己最近瘦了許多,聊著聊著,又提起自己腳上的傷口遲遲不癒。鄰居皺了皺眉跟父親說,這跟他母親糖尿病的症狀很像,要父親快去醫院檢查,拖延不得。
檢查結果出來,確實是糖尿病。父親沒有太多情緒,又或者是說,在我們面前他不願表現出來。他只說,爺爺奶奶都有這病,但糖尿病不是絕症,縱使不會完全康復,但靠著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運動、按時服藥和控制血糖,便可以控制病情。
父親沒有被糖尿病打倒,甚至可以說,他過著比以前更健康的生活。飲食逐漸規律,更開始騎腳踏車運動。醫生提醒父親,爺爺奶奶和他都有糖尿病,可見遺傳可能是一大主因,因此我和哥哥也要特別注意。父親的糖尿病影響了我們全家人的飲食,少油少鹽少炸,多蒸多煮多五穀,大概是我們一家人最大的轉變。
到了我國三那年,為了準備基測,每天都在補習班待到十點十一點,而父親總是會早早到補習班門口,坐在摩托車上等我。天冷時還會買罐熱飲,在我滿身疲憊走出補習班時,給我最溫暖的鼓勵。父親從沒讓我等過他,走出補習班總能看見父親的身影。
於是當那天父親沒有出現在門口等我,一股不安,就在我胸口不斷擴散。
父親出了車禍,腿傷得很重。我在補習班裡,聽著電話裡的母親這麼說。
頭一次,我拖著沉重的腳步,一個人搭著深夜的末班公車回家。
父親出院後,最大的問題就是要避免兩隻腿的傷口感染。糖尿病患的腿部傷口不容易癒合,一旦感染,就有截肢的危險。長長的縫線像兩條蜈蚣,緊緊的攀在父親的腿上,扎得我的心,很疼。家裡的經濟支柱頓時只剩母親,而我距離基測僅剩短短的幾個星期。那一陣子,家裡真的不好過,但卻也讓我們更親近,更懂得互相體諒彼此。
時間拉回現在,父親的腿復健狀況良好,這些年,父親靠著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正常三餐、均衡飲食、不吃消夜和少吃甜食等控糖方法,搭配運動穩定病情。糖尿病患控制血糖需要家人和朋友一起參與,別忘了關心他們今天吃了些什麼,和他們一起吃得健康,活的快樂吧!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6 No.1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