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15 No.3 糖尿病家族》

近十年來,糖尿病患在65歲以上的比例持續地增加中。高齡的糖尿病族群罹患心血管病變的比例則遠大於高齡的非糖尿病族群,尤其是在75歲至84歲的族群,針對高齡糖尿病患在治療標準及治療策略上,應該依不同情況有些許的調整。據研究在65歲至74歲的年齡層中,有55%的男性及33.9%的女性可較無限制地完成較重的負荷;在85歲以上的年齡層則只有10.9%的男性及14.3%的女性可較無限制地完成較重的負荷。糖尿病始終被認為是導致健康情形及身體機能衰退的重要因素,在治療糖尿病的策略上,健康情形及身體機能良好,且無其它慢性疾病者,與罹患影響生活及生命威脅的慢性疾病,或部份失能或其它因素包括年齡的增長,性別的差異、癌症、中風的後遺症、憂鬱症、失智症、營養狀態,對藥物副作用的高敏感性,腎功能,行動受限或臥床、及社會經濟問題等,均應該列入考量。
歐洲老年學會針對高齡糖尿病在無相關健康影響因素下,建議糖尿病糖化血色素值控制目標為6.5%至7.5%,健康狀態受其它因素影響者,建議糖化血色素值控制目標為7.5%至8.5%。法國亦有相似的建議,健康情形良好的高齡糖尿病患空腹血糖控制目標在140 mg/dL,糖化血色素值為7.5%,健康情形較差者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標為200 mg/dL,糖化血色素則不建議。
臨床上建議糖尿病患都能自我血糖監測,但是實際上效果卻不如理想,糖尿病家族就從自我血糖監測的意義及重要性談起,並提醒糖尿病友們測量血糖的關鍵刻,以利解開血糖控制的密碼,針對血糖測量結果因應及調整,以達到血糖控制的最理想目標。此外,糖尿病患日常生活的飲食是影響血糖變化的重要因素,飲食記錄可以清楚地讓營養師發現問題,並協助糖尿病友們找到解決方法。最後,應景的中秋月餅,在選擇上的注意事項及如何健康吃的小細節,本期糖尿病家族都會提供適切的建議,讓大家能安心歡度佳節。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5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