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血液基金會回饋捐血人新措施-增驗HbA1c、Total- cholesterol、LDL-C說起

從台灣血液基金會回饋捐血人新措施-增驗HbA1c、Total- cholesterol、LDL-C說起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戴東原

  為了感謝定期且持續捐血的人,台灣血液基金會自104年11月1日開始,將於血液例行檢驗外,針對40歲以上且2年內曾捐過血者的重複捐血人,只要於捐血登記表上勾選同意增加檢驗,每間隔3年,將為其實施總膽固醇(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糖化血色素(HbA1c)這3項檢查。

  過去台灣血液基金會對捐血者的服務包括量血壓(超過140/90即為高血壓)另外量身高及體重,由這兩個數據可計算出身體質量指數(BMI),由此可告知捐血人其體型:25至26.9 kg/m2為過重,27 kg/m2 以上為肥胖為過重;在台灣19歲以上居民體重過重或肥胖者估計為40-56%。高血壓與肥胖症對國民健康固然重要,但是這次再增加糖化血色素的測定(通常6.5%以上可診斷為糖尿病),以及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血脂肪中促成血管硬化中最重要的成份,因為它把膽固醇從肝臟運送到身體各部位,正常值為每百毫升130毫克以下;正常總膽固醇值在每百毫升200毫克以下,其中60-70%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減去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約略可以推算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據,這個數據也相當重要,因為它擔任血液中清道夫的角色,從末梢組織將膽固醇帶回肝臟處理,可以減低血管硬化的發生。

  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俗稱三高,是慢性病中危害身體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依據2002-200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的調查,受調查20歲以上台灣居民,2007年盛行率高血壓為27.7%、糖尿病為9.5%、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7.8%。就糖尿病來討論,健保檔資料上述年齡層2007年盛行率為6.1%,由此推算當時有將近35%沒有被發覺而就醫,由於三高的盛行率逐漸上升,目前數據應該還會更高。三高是引發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及腎臟病最重要的慢性病,為非三高者1.5-3倍。其中糖尿病是腦中風及腎臟病最強的可歸因危險。開始接受洗腎病人、糖尿病人佔45%,由於死亡率比較高,糖尿病人佔洗腎病人的40%。高血壓和高血脂是心臟病較重要的可歸因危險。談到整個死亡率與非糖尿病人相比,糖尿病人的相對危險性為2.49倍列最高,高血壓病人與非高血壓者相比為1.77倍居次,高血脂病人與血脂正常者相比1.31倍排第三。因為在三高當中糖尿病人治療最複雜,所侵犯的器官組織也最廣泛,所以給病人帶來的相對危險性也最高。

  台灣血液基金會對捐血者實施三高篩檢的回饋,這是一項德政,與我們糖尿病關懷其金會平時積極推動三高的預防完全吻合。我們確信這個新措施有助於促進國人的健康。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5 No.4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