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記錄的方法
飲食記錄的方法

糖尿病飲食原則,基本上每樣東西都可以吃,並沒有特別的禁忌,只是需要控制含醣食物的份量,含醣食物包括全穀根莖類、水果類、奶類以及蔬菜類。定時定量並搭配與營養師協商訂定出個人化的飲食計畫就可以輕鬆地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病人看診時常會說:「營養師我吃得很少,為何體重卻降不下來?」或者說:「怎麼吃血糖都高,糖尿病好難控制喔!」遇到這樣的病人想幫助他們找出飲食上的問題,但如何能在短時間內,找出真正的問題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如果能夠記錄下來,看診時只需拿出記錄,就能清楚地讓營養師發現問題幫你找到解決的方法。而飲食記錄該如何記錄呢?首先,選擇使用的工具,你可以運用紙筆記錄以及手機或相機拍照記錄,無論用什麼方法,用餐的日期、時間一定要記錄,這樣營養師才可以將你的飲食記錄與血糖值作比對,針對特定的菜色作進一步的修正。
菜色的烹調方式(清蒸、油煎、油炸、水煮、烤、炒、涼拌……等)是很重要的。食物的份量應儘可能把食物份量具體描述出來,最好以重量標示,若無法用重量標示,則可用量匙、量杯、碗、小菜碟、免洗湯匙和手做為定量工具。進食情況是記錄是否一邊吃一邊做其他事,如:聊天、邊走邊吃、看電視、看報紙……等。所用時間是記錄自己吃此餐點或零食花了多少時間。再者,千萬不要認為所進食的食物是沒有熱量或低熱量而忽略不記,也許這些被忽略的食物就是問題的所在。
手機或相機拍照記錄
如果用手機或相機拍照記錄飲食當然比較方便且可以清楚知道每一餐的飲食內容,但是仍需放一把尺或十元硬幣當作比例尺,食物正面、側面照片各一張,若有多層食物請翻開再拍一張,食材的內容物或份量描述越詳細越好。份量的描述可以運用量匙、量杯、碗、碟子、免洗湯匙和手作為定量工具。
定量工具
碗:國人飲食中米飯、麵條及蔬菜類食物,都習慣以碗來盛裝, 不同種類水果大小的差異大,如果食用時也以碗來盛裝, 不只能方便定量,也能輕鬆取得。因此碗的容量來幫助病人認識全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食物份量。
免洗湯匙:以往對於液體食物及粉末狀食物都是以標準量匙作為定量工具, 但標準量匙對於一般民眾而言, 並不是一項隨手可得的工具。 因此選擇免洗湯匙作為定量工具,大小統一,且方便取得,讓食物份量計算能在生活中落實。免洗湯匙適用食物種類:低脂乳品類、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油脂以及堅果種子類。
手掌:以往營養師常以手指數目來教導民眾認識肉類份量,但每個人的手指寬厚大小不一, 如果單以手指數目來衡量豆魚肉蛋類份量差異性頗大。須事先瞭解自己的手掌大小約等於多少兩重的肉類,進食時,只要攤開你的手掌看一看大小,對於食物的份量可以清楚得知。
四格定量餐盤: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所設計的定量餐盤,餐盤中的三小格:1份豆魚肉蛋類=裝平每1小格魚、豬、雞、牛及羊肉等肉類。=裝平每1小格豆干片、豆包絲、麵腸及素雞等。=裝平每2小格豆腐丁、百頁豆腐條、麵筋等。餐盤中大格:1份蔬菜類=裝平1/2大格葉菜類、菇類及瓜類蔬菜。=裝平1大格花椰菜類。
從飲食紀錄中可以獲得正餐或點心時所吃含醣量,無聊、疲倦或有壓力時,吃什麼食物,選擇食物的型態,這樣有助於營養師診斷出糖尿病病人飲食上的問題,進而針對問題提出改善的策略,與病患共同擬定合乎病人個別需求、具彈性、且病患做得到的飲食計畫,這才是成功的醫療營養治療。最後控制血糖三要素:聰明飲食、規律運動、正確用藥,必須三者相輔相成,才能成功戰勝糖尿病。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5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