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數字之「變、辨、辯」

血糖數字之「變、辨、辯」

振興醫院  林靜莉護理師

  叮噹! Line傳來一個訊息:( )-( )= 1、( )+( )= 9 、( )-( )= 2 、( )+( )= 7。 1到8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有没有高手能夠破解!
  思考不到幾分鐘我就…分享了!遇見難解的數學題,是否您也會想集思廣益、分享求援?相信解讀變化多端的血糖值,其難度不亞於拆解任何數學考題吧!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血糖值的意義。

血糖數字常『變』化
  「明明上次驗(血糖)正常呀!怎麼醫師這次說我(血糖)太高?」血糖的高低變化,常讓人疑惑血糖它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血糖並不是一成不變,它比較像百貨公司的人潮,會隨狀況變動。
  醫院最常做的血糖檢驗項目是「空腹」與「飯後」,標準值分別是:空腹不超過100 mg/dl、飯後不超過140 mg/dl。空腹是空著肚子至少八小時,如果有吃食物或喝飲料可能會影響數據,飯前血糖藥不能吃,如果不小心吃了,可能會發生低血糖的狀況,很危險要注意!要是您覺得口真的很渴,可以喝一點點水潤喉。
  飯後血糖是從第一口飯開始算起後兩個小時,記得用完正餐後不能再吃東西或喝飲料,可能會影響飯後數據,這點常常被忽略,就像最近夏天天氣熱,吃飽後又拿著冰涼甜品或飲料繼續吃不停,等到兩小時後一驗血糖就會發生偏高的意外,請讀者要留意。那吃的食物有沒有可能會影響飯後血糖呢?
  沒錯,我們的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用藥、作息等等習慣,都會影響到血糖,沒有糖尿病讀者的血糖值在胰臟自動調節下,餐後只增加20-35 mg/dl左右,不會有太大的變動,還有平時就會自我控制血糖的病友,也能夠維持在理想的範圍之內。可惜的是,沒有留意血糖變化的患者就不是如此囉。

血糖超標怎『辨』別
  沒有留意血糖的患者容易超過標準,血糖過高時,身體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噁心、頭暈等症狀,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免疫力,過高的血糖像是沒有人數管制的特賣會現場,擠爆的人潮中突然發生意外,應該來救助的警衛或醫護人員無法跟平時一樣迅速趕到現場,而這狀況如同在我們血管裡面的葡萄糖超過250 mg/dl時,突然發生病菌來襲,血液中負責免疫防禦的白血球,就會受到血糖過高的影響,無法發揮平時的戰力。
  那麼,低血糖是不是比較好?!回想一下,沒有人潮的百貨公司,老闆就會因為虧損,發不出薪水、裁員等,最後甚至熄燈歇業。我們的身體其實也是這樣子,血糖≦70 mg/dL時,會出現一些低血糖症狀,像是飢餓、煩躁、心悸、冒冷汗、發抖等症狀,此時就需要先補充15公克葡萄糖,或相等含糖量的飲料不然再嚴重下去,血糖20 mg/dl時就會喪失知覺,需要送醫急救。
  既然,血糖過高或太低都不好,維持血糖穩定,避免超標的起伏非常重要,類似百貨公司的人數管制,清楚明顯地呈現數字給想要或需要看見的人知道。血糖紀錄也是這樣,檢測後抄寫在紙張紀錄在本子、鍵入電腦、上傳網路等方式,都是為了告訴想要或需要知道的人。

血糖狀況知『辯』護
  血糖前後起伏、上下出入、變化多端紀錄,呈現出來的可以是「點」點數字、「線」性變化、以及全「面」數值,「血糖點線面監測」能提供許多想要與需要的訊息。
  首先,看看單「點」的血糖數字是否超標,並檢查超標前後的數值,是否還在標準內?再來比較配對血糖,用餐前後相減的差異,是否介於建議的30-60 mg/dl之間?然後,瞧瞧連「線」後的數據起伏,是否仍保持在標準線內呢?若是踩線出線,留意它發生的頻率是偶然?經常?最後,整理全「面」狀況,三餐前後、睡前、凌晨的全面達標比率。
  遇見超標、越線、出界的狀況時,想想當時的生活型態,嘗試提出理由、事實,來說明是自己的處理是合理,或是不同於旁人想的那般嚴重,更能進一步能與醫療人員討論,懂得照護自己血糖的健康。
  雖然,每次流血點出來的不一定是心目中的理想數據,卻是我們邁向健康的基準點,點點滴滴的生活紀載,實實在在地登錄了每個可能影響血糖的狀況,連接出高低起伏的線向,或許是密密麻麻的點、也可能斷斷續續的線,越是詳盡的紀錄越是能更有助於我們看清楚血糖變化的全盤面貌,就也更能夠掌握糖友們的血糖控制狀況,進而對症下藥讓血糖變化更漂亮。
  文末,別忘了還有一個未解的數學題喔!大家知道嗎,這題最後的答案是「無解」,原因是題目在網路傳送的時候有所遺漏所致,不過,如果把題目字卡「6」翻轉過來變「9」也可以得到解答,誰說答案只能有一種!
(8)-(7)= 1、(2)+(4)=〝6〞 、(5)-(3)= 2 、(6)+(1)= 7
面對人生多變的狀況,「無解」或許是血糖變、辨、辯的正確答案唷!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5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