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14 No.4 糖尿病家族》

編者的話《2014 No.4 糖尿病家族》

詹錕鋙總編輯

  2013年法國有關口服血糖藥的研究發現,在與雙胍類藥物併用下,較新一代的口服降血糖藥腸泌素抑制劑似乎比傳統的磺醯尿素類藥物,可以維持較長久的血糖穩定狀態。在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間,共收集3453位糖尿病患,其中1874位使用雙胍類加腸泌素抑制劑,平均年齡62.4歲,身體質量指數30.3公斤/公尺平方,糖尿病史平均6.4年,糖化血色素平均7.5%;而另846位使用雙胍類加磺醯尿素類,平均年齡64.2歲,身體質量指數29.6公斤/公尺平方,糖尿病史平均7年,糖化血色素平均7.6%。治療控制目標為糖化血色素小於或等於7%。追蹤期間停止或加上或替換任何藥物均視為改變治療。結果發現使用雙胍類加腸泌素抑制劑相較使用雙胍類加磺醯尿素類的血糖穩定維持期分別為43.2個月及20.2個月,低血糖的發生率分別為9.7%及21%。新一代的口服降血糖藥胰泌素抑制劑在低血糖發生率上亦略勝一籌。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及中華民國衛教學會於2014年10月4日在中油大樓聯合舉辦「糖友嘉年華活動」,活動已經圓滿劃下句點。本期糖尿病家族配合「糖友嘉年華活動」活動,特別製作糖友嘉年華專欄,讓糖尿病家族的成員們一起分享盛會的喜悅。內容包括台大醫院內科部張天鈞教授的「從藝術談健康」,台大醫院糖尿病聯誼會張坤來會長的「我是怎麼扭轉對糖尿病的看法,並從糖尿病找到人生的方向」,管弦樂團指揮吳蕙津的「2002-2014我與糖尿病的這些年」,第1型糖尿病友周意紋的「從我的成長歷程談父母對糖尿病童的照顧」,作家順子的「什麼原因讓老婆願意嫁給一個糖尿病人」,第1型糖尿病友陳巧婷的「輕鬆控糖自由吃」,導演林威業的「漫畫人生」,及陳宇杉的「怎樣找到適合您的醫師」。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4 No.4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