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的控糖人生 「如果事實無法改變,那就學習與它共存。」 ──聖嚴法師 (1931-2009)

阿爸的控糖人生 「如果事實無法改變,那就學習與它共存。」 ──聖嚴法師 (1931-2009)

Mark

「爸,呷飯喔!」指針停在11點55 分的刻度上,我從走廊尾端的廚房叫 喊著,一如往常。
 「厚啦!來啊!賣夠嘩啊!」
 「啊!恁先呷,我等一下再過去,免 等我。」
 長廊上,他若有所思,像是忘了 什麼大事一樣。調了頭,一推門進到自己的房間裡去。看起來有些鬼鬼祟祟。砰的一聲,緊緊的將房門關上。
 他這樣偷偷摸摸的舉動也不是第一次了。
 我納悶著:那扇門後,是不是藏著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說實話,我倒不清楚,爸爸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糖尿病的;但我卻永遠記得,什麼時候開始知道,他有糖尿病。
 那天,從半掩的房門口,我窺視到他拿著針筒,正要往自己的大腿下針。我嚇傻了!
 曾在無意間,看過爸爸的櫃子裡有一堆針頭和成排盛著透 明液體的小玻璃罐。
當下,我真的以為阿爸在吸毒。 我沒多想,就推開門進去,那一 刻,父子兩人尷尬的面面相覷。
 阿爸是一個傳統的男人,一個俗話說「責任肩上擔,辛苦身上扛,淚水肚裡流」的傳統鐵漢。
 吳念真導演在〈人間條件〉中說的更直接,台灣男人的特質就是「愛面子」。
 這天, 他像是一個被人揭穿秘密的魔術師, 眼神透露出徬徨和無助。
  我才瞭解到,那傳統男人不想讓家人看見,自己必須仰賴注射或服用藥物去維持身體機能,最脆弱的一面。
 阿爸說:他本來沒辦法接受,要全盤改變自己的人生。不能交際應酬,不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生活 中充斥著太多的不能;他笑稱自己才是真正的「控八控控」,因為他得控飲、控食、控糖、控油、控心情、控體重,吃什麼、喝什麼、做什麼,都要受到全面的控制與制約。
但後來發現,因為飲食上的控制,遵照醫囑的固定測量血糖、按時服藥,也讓身體狀況變得更好。 糖尿病患者固定要在飯前、飯後測量並記錄自己的血糖狀況;有時候,還得先施打胰島素,等待一定的時間經過之後,才能用餐進食。
有時我們前腳才踏出廚房,阿爸卻盛好飯要坐下。阿爸的吃飯時間,不能過早,不能太晚,反倒常常跟家人有所間隔。
阿爸的控糖人生,從此,更加入全家人的力量。有了家人的陪伴,適切的關心與提醒,讓爸爸從因病的自我封閉,走到了溫暖的陽光底下,他知道,不只有自己在面對問題,我們會永遠在他的身邊;而他未來的控糖人生,也將是全家人一同參與的旅途。
我知道,某些足以誘發糖尿病的體質是可能會遺傳的。雖然擔心,但我並不畏懼。糖尿病是拋不去、甩不開的慢性病症,患者無一倖免地必須要面對長期抗戰,致死方休的生命旅程,而聖嚴法師說:「面對變局,首先就是不要自亂陣腳。只要觀念稍微調整一下,日子一樣可以過下去。」
爸爸告訴我,要先能戰勝自己心理的恐懼,才有超越身體困頓的勇氣。面對糖尿病,如果我們此生無法消滅, 卻也不能痊癒;那麼換個角度,正面看待它存在的事實,也許試著與它和平相處,共存同生。 阿爸用採血針往手指頭扎出一滴血; 然後將試紙放入血糖機中。
「嗯,今天保持的不錯。」他笑了。
「爸,那就作伙來呷飯喔!」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第三屆徵文比賽「控糖人生 」首獎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3 No.4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