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媽媽的飲食衛教故事
劉媽媽的飲食衛教故事

在寒冷的冬日清晨,劉媽媽坐在餐桌前,品嚐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湯。這是她十年來保持糖尿病控制的日常之一,然而最近的醫療檢查卻讓她驚訝不已:她被診斷為糖尿病人初期腎臟病。這個消息讓劉媽媽的心中充滿了疑惑與不安。
初次診斷的震驚
劉媽媽從小就熱愛烹調,尤其是各種美味的湯品。她一直以為自己在飲食上控制得不錯,定期量血糖並按時服藥。然而,這次的診斷讓她意識到,自己可能需要改變長期以來的飲食習慣。
在醫院的診間裡,醫生詳細解釋了糖尿病對腎臟健康的影響。長期的高血糖會損害腎絲球,導致腎功能下降。劉媽媽也有高血壓,這可能會加速腎病的進展。這樣的情況讓她心中充滿疑問:「我該怎麼辦?我該吃什麼?」
尋求專業的飲食指導
在醫生的建議下,劉媽媽決定尋求營養師的幫助。雖然她過去十年的飲食都是自己控制的,對於步入營養門診感到有些不安,但她知道,這次必須徹底了解如何調整飲食,改善腎臟健康。
營養師在諮詢中告訴劉媽媽,飲食管理對於糖尿病和腎臟病患者很重要。她的目標是幫助劉媽媽學會如何通過飲食控制來減少腎臟的負擔,同時保持血糖的穩定。
飲食管理的基本原則
營養師首先介紹了幾個基本的飲食原則:
1. 適量攝取蛋白質:
腎臟病患者通常需要減少蛋白質的攝入,以減輕腎臟的負擔。劉媽媽可以選擇高品質的蛋白質來源,如魚類、豆腐和雞蛋,並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攝入量。對於68歲的劉媽媽來說,每公斤體重應維持0.8公克的蛋白質攝取量。
2. 控制醣類的攝入:
醣類是影響血糖的主要來源。劉媽媽應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如全穀類、豆類和非澱粉類蔬菜,以幫助穩定血糖。
3. 控制鈉的攝入及注意磷和鉀的攝取量:
鈉攝入過多會增加水腫和高血壓的風險。建議劉媽媽每天的鈉攝入量不超過2000毫克,應避免加工食品,選擇新鮮食材,並學會看懂營養標示。隨著腎功能的惡化,磷和鉀的代謝會受到影響,建議定期檢查這些數值,必要時適度限制乳製品和高鉀水果的攝取。
4. 適量膳食纖維的攝取:
選擇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這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及血糖控制。
5. 選擇健康的脂肪:
注意脂肪來源,選擇橄欖油、苦茶油和深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這些有助於心血管健康。
6. 保持水分攝取:
水分攝取量需根據腎功能和尿量來調整,以防止水腫。
劉媽媽的飲食計畫
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劉媽媽設計了一個健康的飲食計畫。她的早餐改為無糖燕麥粥,加入半顆蘋果丁以增加風味,並吃一顆水煮蛋。她也嘗試自製蛋餅,使用低蛋白粉和燙過的蔬菜,再以橄欖油慢火煎熟。
午餐時,劉媽媽選擇蒸或水煮的綠色蔬菜和胡蘿蔔(加橄欖油調味)以及一份家禽肉(例如雞胸肉),搭配半碗地瓜飯。晚餐則仿照午餐,再喝一碗低鈉的豆腐蔬菜湯或一杯無糖豆漿作為蛋白質的來源。她努力學習利用飲食代換表來變化食材,使飲食更加多樣化。
劉媽媽也了解到,應選擇新鮮食材進行烹調,避免加工食品。合適的烹調方式有助於控制食物中的磷和鉀含量,同時保留營養價值。
烹調方式的建議
1. 水煮:
將蔬菜短暫煮沸,可以有效去除部分鉀,然後迅速放入冷水中停止加熱,保留食物的顏色與質感。
2. 蒸:
蒸是一種保持營養素的健康烹飪方法,適合用於蔬菜和魚類。
3. 烤:
使用烤箱乾熱的方式烹調食物,可以降低水分,同時保持食物的風味,適合魚肉、禽類及某些蔬菜。
4. 煎:
在少量油中煎烹食物,適合低鉀的蔬菜和優質蛋白質,建議使用健康的油脂,如橄欖油。
5. 燉煮:
以少量水和低溫慢燉的方式烹調,適合製作湯類或燉菜,最好使用低鈉的湯底。
劉媽媽特別喜歡水果,營養師建議她每日選擇二份低鉀的水果,如蘋果,並避免高磷的食物,例如堅果和某些乳製品。每當她想吃零食時,可以選擇新鮮的水果或低蛋白點心來滿足口腹之欲。
生活方式的改變
除了飲食,營養師還建議劉媽媽進行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她開始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和瑜伽,這不僅能改善血糖控制,還能促進心臟健康。
重拾信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媽媽的血糖逐漸穩定,腎功能的指標也定期回診追蹤。她漸漸找到了飲食與健康之間的平衡,對食物不再感到恐懼。她安心享用自己親手製作的健康食物,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劉媽媽的經歷告訴我們,面對糖尿病和腎臟病的挑戰,透過正確的飲食管理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並改善生活品質。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讓大家在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5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