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腎功能的必檢項目

糖友腎功能的必檢項目

林口長庚腎臟科系 顏宗海醫師

        糖尿病是造成慢性腎臟疾病最常見的原因,而糖尿病腎病變是一種進展性疾病,與腎臟功能惡化息息相關,長久會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糖友的死亡率。臨床上有2種檢驗項目可以偵測腎臟功能,即eGFR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算的腎絲球過濾率)和UACR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 尿液微白蛋白/肌酸酐比值),因此糖友務必要檢驗這2個項目,醫師才能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

eGFR
        eGFR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且較準確的評估腎功能的檢驗。eGFR數值代表每分鐘的肌酸酐過濾率為幾毫升,如eGFR 100 mL/min,代表每分鐘的肌酸酐過濾率為100 毫升,正常人的eGFR數值為大於或等於90 mL/min。根據eGFR數值,臨床上可將慢性腎臟疾病由輕度到重度分為5個時期,第1期為腎功能正常,eGFR大於或等於90 mL/min 。第2期為腎功能輕度損傷,eGFR數值60 - 89 mL/min。第3a期為腎功能輕度到中度損傷,eGFR數值45 - 59 mL/min。第3b期為腎功能中度到重度損傷,eGFR數值30 - 44 mL/min。第4期為腎功能重度損傷,eGFR數值15 - 29 mL/min。第5期為腎衰竭,eGFR數值小於15 mL/min。

        eGFR的計算方式有2種,一種是將血液中的肌肝酸濃度帶入公式經由電腦計算出,國際上常用的2種公式為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公式及Cockcroft-Gault公式,另外一種是收集24小時尿液量,加上尿液及血液的肌肝酸濃度計算所得。雖然收集24小時尿液計算eGFR的方法比較準確,但因收集較為耗時且麻煩,所以檢驗腎臟功能時,醫師不會每次都開立eGFR檢驗。

UACR
         糖尿病腎病變的患者通常會有蛋白尿,但常規的尿液試片的靈敏度不夠高,往往無法檢驗出尿液中少量的蛋白質。因此,糖友應該定期檢驗尿液中的UACR,UACR是將尿液中的白蛋白濃度除以肌酸酐濃度所得到的比值,也是檢驗蛋白尿的首選項目。根據UACR數值,可將尿液中的白蛋白分為3個時期,第1期為正常到輕度增加,UACR數值小於30 mg/g。第2期為中度增加,UACR數值小於30 – 299 mg/g。第3期為嚴重增加,UACR數值大於或等於300 mg/g。

糖友發生糖尿病腎病變的機率
        根據2024年美國權威組織KDIGO的臨床指引,糖友的腎臟預後可以經由一個簡單的風險圖表來預測,圖表內容會以顏色來區分病患出現腎臟衰竭的機率,綠色表示低度風險,黃色表示中度風險,橘色表示高度風險,紅色表示非常高度風險。
             

糖友eGFR和UACR的檢驗頻率
        當糖友的eGFR大於或等於45 mL/min,且UACR小於30 mg/g,建議每年做1次eGFR和UACR。當糖友的eGFR小於45 mL/min,且UACR大於30 mg/g,則建議提高檢驗的頻率,每年進行2到4次的eGFR和UACR檢驗,如此才能早期診斷出糖尿病腎病變,並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

影響eGFR和UACR正確率的因素
        臨床上有一些因素會影響eGFR檢驗的準確度,會造成eGFR異常上升的原因有甲狀腺機能低下和肌肉量減少,造成eGFR異常下降的原因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肌肉量增加、脫水、檢驗前12小時攝取過量肉品及檢體延後處理。此外,臨床上也有一些因素會造成UACR檢驗數值異常上升,包括劇烈運動、急性發燒發炎反應、心臟衰竭、高蛋白飲食攝取和月經皆會有影響。所以糖友在接受eGFR和UACR檢驗時,若有上述的情況,應主動告知主治醫師。

        根據醫學教科書,不論是第1型或第2型的糖尿病,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腎臟病變,因此建議糖友務必要檢驗eGFR和UACR,才能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變,醫師才能給予藥物的治療,減少腎衰竭的發生率。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5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