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應該認識帶狀疱疹及疫苗預防

在台灣,常常聽到的兩個疾病~糖尿病和帶狀疱疹。為什麼這兩個疾病會被放在一起?根據相關研究指出,第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的可能性大約是一般人的兩倍;而最讓人聞風喪膽的疱疹後神經痛,在糖尿病病人發生的風險也是一般族群的1.5倍。除此之外,帶狀疱疹的發生也會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產生負面影響,並且有可能增加糖尿病病人的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以及住院風險。為什麼糖尿病病人容易發生帶狀疱疹呢?主要原因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以及高血糖所導致的免疫功能受損。一旦免疫力降低,病毒就有可能伺機發生感染,甚至可能造成難以收拾的併發症。近年來,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也發布警訊,將糖尿病納入帶狀疱疹發生的危險因子之一;此外,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及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也共同呼籲糖友應重視帶狀疱疹預防,避免因為帶狀疱疹的發生而影響糖尿病的照護品質。由此可知,對於糖尿病族群而言,帶狀疱疹是個非常需要關注的議題。
什麼是帶狀疱疹?有哪些症狀?
帶狀疱疹就是坊間所說的"皮蛇",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從病毒的名字我們可以發現,沒錯!帶狀疱疹和水痘是由同一種病毒所引起的。水痘是病毒初次感染時所造成的,通常在兒童時期感染,當水痘消退後病毒並不會消失,而是會躲在人體的神經節中,當我們免疫力下降或隨著年齡增長抵抗力降低,病毒就有可能會再次活化,這時就會發生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皮膚症狀出現前4-5天會有全身不適的感覺、包括發燒、畏寒、頭痛、腹瀉等症狀,接著皮膚出現帶狀併伴隨疼痛的紅疹,大多數單側發生,同時有癢感、刺痛感或灼痛,接著演變成叢狀水疱,再變成膿疱,7-10天後乾燥結痂,於2-4週內消失。帶狀疱疹的症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有些病人可能只有少量的紅色丘疹和水泡,但在較嚴重的病人身上可能會發生劇烈的疼痛和大面積的皮疹。
帶狀疱疹會很嚴重嗎?
根據統計,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可能會發生帶狀疱疹,而且帶狀疱疹的併發症其實並不少見,其中最常發生的是疱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在帶狀疱疹的病人中,發生的比例高達30%左右。疱疹後神經痛的疼痛程度可能非常嚴重,並且有機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對病人的睡眠、情緒和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使生活品質大大下降。如果帶狀疱疹在臉部或眼部區域出現時,可能導致眼部併發症,如眼瞼發炎、角膜炎或結膜炎等,進而影響視力。在其他併發症方面,帶狀疱疹的皮疹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蜂窩組織炎或其他皮膚細菌感染。另外在少數情況下,帶狀疱疹可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如腦炎或脊髓炎,這可能導致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傷。由此可知,雖然大多數帶狀疱疹病人的症狀會自行緩解,但仍然可能會發生嚴重的併發症。因此,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患有帶狀疱疹,應盡早就醫,以確保得到適當的治療和護理,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哪些人比較容易得帶狀疱疹?
每個人都有可能發生帶狀疱疹。而前面提到的糖尿病族群,相對來說會有更高的風險。除此之外,下列幾個族群發生帶狀疱疹的比例也比較高:
1. 年長者:高齡是帶狀疱疹的最主要風險因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免疫力會下降,使帶狀疱疹以及疱疹後神經疼痛的發生機率增加。
2. 免疫功能低下者:當我們的免疫系統因為疾病或是用藥而下降,例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HIV/AIDS)、接受器官移植、癌症,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病人,都更容易感染帶狀疱疹病毒。
3. 生活壓力大者: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或有睡眠障礙相關問題的族群,有較高的帶狀疱疹發生風險。
4. 慢性病患者:根據統計,包括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疾病,都會增加發生帶狀疱疹的風險。
雖然這些高危險群有較高的帶狀疱疹發生率,但我們每個人都還是應該提高警覺,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若發生帶狀疱疹,要及早就醫以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和併發症的風險。
有疫苗可以預防帶狀疱疹嗎?
面對帶狀疱疹的威脅,除了保持好的生活習慣維持免疫力之外,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呢?有的!2021年台灣引進了新型的帶狀疱疹疫苗 (欣剋疹Shingrix),可以提供完整、全面的保護。
欣剋疹是一種非活性蛋白重組疫苗,主要成分包含合成的Glycoprotein E醣蛋白,並加上專利的疫苗佐劑AS01B,使欣剋疹能夠提供高度的保護力與持久性。由於這種疫苗不含活性病毒,因此不會因為注射疫苗而導致帶狀疱疹的感染,提升了疫苗的安全性。以下來介紹欣剋疹的特色:
1. 高保護力:欣剋疹經過多項臨床試驗證明高度有效。在50歲以上的民眾提供97%、70歲以上91%、糖尿病患者91.2%的保護力,是目前帶狀疱疹疫苗中保護能力最佳的。除此之外,欣剋疹也可以顯著降低疱疹後神經疼痛的風險。
2.高持久性:欣剋疹能提供長期且有效的保護。根據10年的追縱,它的平均保護效果可達89%,注射後
10年後仍相當具有保護力。
3.高適用性:欣剋疹被核准的族群為市面上最廣,可使用於(1) 50歲以上一般民眾;(2) 18-49歲帶狀風險較高成人。由於其不含活病毒,因此可以安全用於免疫系統較弱的族群。
4. 高安全性:欣剋疹經過長期完整的臨床試驗,副作用通常是輕微和暫時性的,例如注射部位的疼痛或紅腫。全身性副作用,包括 : 發燒、疲勞、頭痛等,但平均皆可在3天內緩解。而嚴重的副作用則非常少見。
總而言之,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適當的控制血糖,以減少帶狀疱疹發生的風險。除此之外,新型帶狀疱疹疫苗 (欣剋疹Shingrix) 可以提供很好的保護力,能夠顯著降低帶狀疱疹發生風險。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該積極考慮施打新型帶狀疱疹疫苗,讓我們一起守護健康,並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4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