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16 No.3 糖尿病家族》

根據美國威斯康辛州的研究顯示,第1型糖尿病患的視力障礙皆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所引起,第2型糖尿病患的視力障礙,33%因視網膜病變而引起,49%則因白內障、青光眼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而起。糖尿病的罹病期間是引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最重要因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及黃斑部病變是現今社會導致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原因。因此糖尿病患除了加強血糖控制外,必須至少每半年至一年安排一次眼底視網膜檢查。
現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包括雷射光凝固術治療,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及玻璃體切除手術。至於適合何種治療方式,應與醫師討論後決定。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種治療糖尿病的口服藥物,利用不同的機轉來調控血糖,不過即使如此,許多病患的血糖仍然很難控制在臨床建議的範圍。最近又有一種新型口服降血糖藥SGLT2 (鈉-葡萄糖轉運蛋白二) 抑制劑上市,可利用阻斷腎小管對葡萄糖的再吸收,將體內過多的葡萄糖直接由尿液排出體外,達到降血糖的效果。由於攝取入人體的總熱量下降,亦能幫助過度肥胖的糖尿病患在體重的控制上較有成效。美國糖尿病學會及國際糖尿病聯盟等相關組織最近陸續將手術治療正式列入糖尿病治療的選項之一。
新指引是以體重為優先考量。身體質量指數 (BMI) 在37.5公斤/平方公尺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建議以手術介入的方式治療糖尿病。身體質量指數在32.5至37.5公斤/平方公尺的糖尿病患者,在生活型態改變及藥物控制下,血糖仍控制不良者,建議考慮手術治療。身體質量指數在27.5公斤/平方公尺以下患者,因缺乏有力的臨床療效證據,仍建議以傳統藥物與飲食控制方式治療。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6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