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現況與展望

建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在台灣已經14年了,或許大家的關心比較淡化了,有需要再提出來探討。為使糖尿病人不因所在地醫療資源的差距,造成醫療保健服務的差異,衛生署於民國80年,推動糖尿病保健推廣機構的計劃,鼓勵各醫療院所結合所屬的醫事單位,加強對糖尿病人整體之照護。民國84年台灣開辦全民健康保險。85年衛生署引進英國糖尿病共同照護的理念,在宜蘭縣試辦台灣第一個「糖尿病共同照護」計劃,一年後正式上路。五年期間全國25個縣市全面加入。民國90年健保局推出以「糖尿病共同照護」為基礎的「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規定參與本方案之醫療院所、醫師、衛教師需通過當地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認證,以確保照護的品質。
共同照護網的覆蓋率實施一段時候即遇到瓶頸。以100年至103年為例,覆蓋率介於31.5%~37.4%,迄今尚未超過40%。健保局分區的覆蓋率,台北分區以29.9%敬陪末榜。以醫療層級來看,基層院所23.6%最低,醫學中心以31.0%列倒數第二名。健保局以成績來給付的策略 (P4P),確實提升了病人有關檢查的受檢率,提高了門診回診率,減低了住院次數。
依2000~2009健保資料分析,糖尿病人截肢及死亡率均減少,但是腎臟及眼睛病變盛行率增高,高血壓及高血脂的併存率也上升。由於P4P策略的覆蓋率不及4成,併發症和共病症的增加不能用以論斷P4P策略的成敗。依據鹿港基督教醫院的報告,納入P4P策略的1,290例糖尿病人,包括糖化血色素、血壓等數據達到美國糖尿病學會嚴格控制的標準,確實可減少微蛋白尿的發生。本人在仁濟醫院的觀察,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早將糖尿病控制好,有減緩腎功能衰退的功效。
人才濟濟、資源豐富的醫學中心,何以糖尿病人納入P4P計劃的比例還不及較小型的醫院?為什麼台北分區覆蓋率會墊底?為什麼整體P4P覆蓋率無法突破40%?都是值得檢討的問題。如何來協助糖尿病人克服接受漫長治療過程中的怠倦感,也是值得關心的議題,我們預定在五月三日舉辦「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期盼與會的專家們提供更有效的策略,來改善糖尿病人的預後以及糖尿病的醫療耗費。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5 No.1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