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判讀任我行

血糖判讀任我行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林世鐸醫師

  血糖管理是糖友們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做的事情,其中判讀血糖數值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正確的判讀血糖數值,可以幫助糖友們掌握自己的血糖狀況,進而調整飲食、運動甚至藥物的使用,維持良好的血糖控制狀態。利用連續血糖監測所得到的血糖數值配合曲線的變化,可以讓你在判讀血糖數值時更加方便。

  一般人一整天(從凌晨至深夜)的血糖值如圖所示,0:00至6:00的睡眠時段血糖值通常是小於100 mg/dL,平穩且變化不大,至於三餐時段的血糖值波動,則取決於食物的種類及碳水化合物的總量,運動也會影響餐後血糖值的變化,但是都能保持在70-180 mg/dL之間。糖友們的血糖控制,就是以此為目標,讓血糖值保持在目標範圍內的時間越久越好,且儘量避免低血糖發生。判讀血糖值變化時,必須至少同時考量飲食、運動及藥物三個因素,固定兩個因素,才能正確的找出血糖波動的原因。以下將一天24小時分成兩個區段,向大家說明判斷方式。
林世鐸內圖.png

  第一個區段 (基礎胰島素作用時段) 是指半夜睡眠的時段。在此時段中,由於沒有食物及運動的干擾,血糖值的變化大多是受到基礎胰島素的調節。若血糖值一路上升,代表基礎胰島素 (或內生性的胰島素)不足,處理方式是增加基礎胰島素劑量 (非使用胰島素者,則使用可增加內生性胰島素分泌或使用增加胰島素敏感度的藥物)。相反地,若血糖值一路下滑,即使沒有發生低血糖,仍需考慮是否是基礎胰島素過量。如果不是因為運動增加了胰島素敏感度,就必須考慮減少藥物劑量。若這段時間的血糖值平穩但數值偏高,需考慮晚餐後的血糖值偏高所延續的問題 (例如多吃了睡前點心、晚餐前降血糖藥物不足等)。此時必須先處理晚餐後的血糖問題,而不是提升基礎胰島素。此外,若睡眠時間與平常時段不同,或半夜有吃點心,就會影響血糖值曲線,判讀時就必須格外小心。

  第二個區段(餐時胰島素作用時段)是指三餐用餐前後的時段,利用這一餐餐前、餐後和下一餐餐前的血糖值變化曲線,可以得知這段期間胰島素(無論是外給的或是內生的胰島素)是否能處理用餐時段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總量。原則上若兩餐餐前的血糖值相當,表示餐時胰島素劑量可以處理這餐所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總量,在此情況下飯後的血糖值就取決於食物的升糖指數及降糖藥(無論是胰島素或口服藥物)的作用時間是否配合得當:升糖指數高或是使用的降糖藥作用太慢(如餐後才使用降糖藥),就會出現飯後高血糖但下一餐前血糖值正常的情形;若兩者配合得當,血糖值在這段期間就會相對穩定。如果餐前血糖值正常或偏高,但下一餐前或餐後卻發生了低血糖,代表餐前的降糖藥物過量(或是吃太少碳水化合物),如果食物(碳水化合物)沒有減少,那就必須減少降糖藥的劑量;當然飯後運動也可能有這樣的效果,所以也可以觀察有無運動的差別。如果餐前血糖值正常,但餐後至下一餐前仍然是高血糖,代表餐前的降糖藥劑量太少(或是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吃太油膩的食物等),這種情況比較建議優先修正飲食內容,當然飯後運動及增加可降低飯後血糖的藥物也是方法之一。

  以上利用多天血糖圖判讀的方式,是在發生事件之後作回溯性的分析,要強調的是,影響血糖值的因子很多,連續多天都有相同的變化模式才可以判斷是某種因素造成;另外,口服降糖藥物不像胰島素可用單位作調整,糖友們作劑量調整前,一定得和臨床的醫護人員討論再做決定。

  使用連續血糖監測管理血糖,除了事後分析並修正飲食與藥物劑量外,也可利用其即時顯示血糖值及血糖變化趨勢的功能來觀察身體狀況(如生病日、生理期、壓力)、不同的運動強度及時間,不同的食物種類及份量對於血糖的影響,利用設定高低血糖警報,提早得知血糖值的變化是否過大,進而提早做處理。經由多次的經驗累積及錯誤學習,和臨床醫療團隊密切討論,就有機會把血糖管理達到最佳狀態。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3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