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23 No.2 糖尿病家族》

編者的話《2023 No.2 糖尿病家族》

沈克超總編輯

  根據 2017-2020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在 19-64歲的成人族群中,糖尿病前期盛行率於 19-44 歲及 45-64 歲的男性分別為 21.0% 及 36.6%,女性則分別為 11.2% 及 31.8%,男女性血糖異常比例隨著年齡層增長有上升趨勢。糖尿病前期幾乎沒有症狀,卻有 25% 在 3~5 年後轉變成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超過正常值,但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一種狀態。包括空腹血糖介於 100~125 毫克 / 百毫升之間,及口服葡萄糖耐性測試,2 小時後血糖介於 140~199 毫克 / 百毫升之間。但空腹血糖異常者不一定會有葡萄糖耐性異常,不論空腹血糖異常或葡萄糖耐性異常者,未來都有較高的機會罹患第 2 型糖尿病。當葡萄糖進入血液後,會與血色素結合形成糖化血色素,紅血球有一定的代謝週期,正常情形下,紅血球的生命有 120 天,所以可以藉由糖化血色素了解過去這一段時間的血糖狀態,因此,也被用做為糖尿病前期診斷的參考。

  糖尿病前期目前被認為與遺傳、生活習慣及肥胖有關。糖尿病前期血糖的追蹤,並沒有標準指引,不過可以依接近糖尿病的程度調整追蹤次數。

  隨著科技網路智慧型裝置的發展,使用科技來輔助血糖控制的方法已被列入照護的項目中,連續血糖監測儀就是其中之一。血糖監測除了傳統的指尖血糖測試外,也可以藉由連續血糖監測來了解自己一整天 24 小時的血糖變化,更能發現一些隱形的血糖變動狀態。相同的糖化血色素可能有不同的血糖差異度,而血糖波動越大對血管傷害越大,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也愈高。

  本期糖尿病家族,就從血糖監測的重要性及連續血糖監測的發展談起,帶領大家了解連續血糖監測中血糖判讀的技巧及注意事項,糖化血色素與特定範圍內達標的時間比,及病友運用連續血糖監測
的經驗談。希望糖尿病家族的成員們藉由血糖監測,能夠對自己的血糖狀況作更適當的調整,在血糖的控制上更得心應手。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3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