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飲食建議的緣起

糖尿病飲食建議的緣起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戴東原名譽董事長

  1970年筆者跟隨蔡教授到日本熊本市參加泛亞洲糖尿病論壇,我記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法揚(Fajan)教授在會中評論美國糖尿病人心臟血管疾病發病率遠比亞洲人來得高,主要原因可能在於飲食的差異。那時美國糖尿病人熱量配置為醣類 (碳水化合物) 40%、蛋白質20%、脂肪40%。脂肪來源大多為肉類,尤其是牛肉以及牛奶製品,飽和脂肪酸含量過高是罪魁禍首。當時亞洲糖尿病人的飲食醣類佔60-70%以上,蛋白質、脂肪所佔的份量就少了很多。以台灣為例由於經濟貧困,負擔不起購買足夠的魚肉,只能多吃米麵來補足熱量。隨著經濟的起飛,飲食逐漸西化,加上工作勞逸度減少,糖尿病發病率明顯增加,病人數也快速成長。預防重於治療,所以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多年來以大型活動及「糖尿病家族」季刊來提醒大家注意飲食、運動以及健康的生活形態來抵擋糖尿病的侵襲。

  初發糖尿病者 (包括已發病一段時間但未受飲食衛教者) 的飲食衛教非常重要。糖尿病的類型、家庭生活背景、血糖、糖化血色素、血脂肪、及肝腎功能數據、尿液及心電圖檢查、是否吃素、牛肉、牛奶及其有關成品是否禁忌,日常工作勞動度、運動習慣等瞭解後,再算出病人大致需要總熱量及三大營養素成份,然後轉給營養衛教師做細節的配置。筆者在開飲食處方時,大多沿用醫學中心的資料,三大營養素的分配,醣類≒50%、蛋白質16-18%、脂肪32-34%,過程比較繁瑣,有時候讓複診的病人多等一些時間,難免會聽到抱怨的聲音。但是就筆者臨床經驗,有些病人由於抑鬱,意志不堅的心態,加上受到過多資訊的影響,私底下的飲食合作度就可能偏差。少數年輕肥胖的病人,沒有告知主治醫師,竟然相信道聽途說,採取極端的方式,例如生酮飲食 (醣類只佔5%),但通常維持不久,不到半年就放棄了,到頭來對減重及血糖控制都沒有明顯的改善。有些病人沒有預先告知主治醫師就自行減少醣類,譬如說米飯一餐吃不到1/3碗,甚至於完全不吃,結果發生低血糖 (每百毫升70毫克以下),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奉勸我們的病友在改變醣類攝取量之前和主治醫師討論是否妥當、是否安全。特別是接受胰島素注射或服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降糖劑,像瑪爾胰、優糖錠、岱密克龍、諾和隆 (以上都是原廠的中文藥品,台灣的藥廠很多,藥名更是五花八門),病友們一定要問清楚所服藥物的成份,不要擅自做飲食的改變,以免血糖過低造成嚴重的後果。

  過去30年醫病關係有大幅改進。起先我們的病友必須順從醫師的吩咐,接下來是以病人為中心,再進化到目前的自主管理。但是自主管理絕對不是隨意亂吃。在醫療團隊協助下,讓病友找到既合自己的口味,能夠持久又足夠營養的飲食,才是飲食自主管理的上上策。

  飲食的重要性最好的例子就是2021年5月中旬台灣的第二波新冠病毒社區感染期間,在三級警戒限制下,漫長的3~4個月當中,絕大部份的病人,不敢出門,沒有應酬,飲食大多數在家自己煮食或有時靠外賣。疫情鬆緩才陸續回到醫院就診。雖然不少的病人沒有做到足夠的居家運動,但是只要規則服藥、不亂吃零食、繼續保持飲食要領,體重變動不多,糖化血色素也保持相當穩定,由此可見飲食對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最近筆者在基金會的講堂完成三位病友的訪談。他們在筆者的門診就醫期,最短的20餘年,最長的將近40年。在保持前面所說的三大營養素分配原則下,他們的飲食有各自的方式。每天打4劑胰島素的病友每餐必秤,偶爾吃點心前一定先打少許短效胰島素。但其他兩位只服用少量降糖劑,飲食就沒有那麼嚴謹,遇到喜慶或朋友相聚時多吃一點,下一餐就少吃一點或增加一點運動量來調整。這3位病友到目前都沒有任何糖尿病的合併症,健康如常人。

  目前我們病友有減低醣類攝取的趨勢,男性飯量6~7成滿到1碗,女性3成到6~7成滿的病友居多,甚至有些人改吃五穀雜糧。到底糖尿病飲食如何來配置,讓身為糖尿病界老兵的筆者也感到迷惑。所以和蔡董事長及彭惠鈺副執行長共同策劃了這個研討會。邀請學術及經驗卓越的專家們聚集一堂,希望獲得具體的共識,做為糖尿病專業同仁、糖尿病友和其家屬的參考。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2 No.1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