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問與答《2020 No.2 糖尿病家族》

糖尿病問與答《2020 No.2 糖尿病家族》

蔡明翰副總編輯

Q: 我最近的血糖降不下來,半年來糖化血色素一直在8~9%左右。目前已經服用兩種降血糖藥物,醫師建議我飲食控制、運動加強外,是否考慮先再加上第三種降血糖藥物。不過我聽朋友介紹一種最近常聽到的健康食品:『苦瓜胜肽』,他服用的效果好像還不錯,我可不可以也試試看呢?感覺上吃這些健康食品是否對身體的負荷比較小呢?

A: 一般民眾對於市面上所販售的『藥品』、『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時常分不清楚而有所混淆。簡單來說,通過大規模的臨床人體試驗,對於某種疾病有確定療效者,就能上市成為藥品。依據今年202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公布的治療指引,大部份的口服降血糖藥物,其降低糖化血色素的最大效果(與安慰劑對比)約莫是1.0%。大多數新藥的上市都需經歷三個階段的臨床人體試驗:
(1)第一期人體試驗:探索藥物的安全劑量及人體中的藥物動力學。
(2)第二期人體試驗:探索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
(3)第三期人體試驗:確認藥物的治療效果。
  但是,每種降血糖藥物都有它的特性與潛在的副作用,醫師會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與合併症(例如已發生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疾病),開立適合此患者的藥物處方。比方說你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或是慢性腎臟疾病,就很適合使用口服的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抑制劑(SGLT-2抑制劑)或是皮下注射的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的促效劑(GLP-1受體促效劑抑制劑)。
  但是依據民國88年施行的「健康食品管理法」的規範,『健康食品』不需具備治療疾病的療效。法律上對『健康食品』之定義為:「具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且須具有實質科學證據,非屬治療、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為目的之食品」。而坊間所稱之『保健食品』,其實就是一般食品,或許能做為營養補充品,但不能擅自標示為『健康食品』,因為『健康食品』一定要經過衛生福利部審查通過後,才能貼上代表它的小綠人標章。根據2016年中國醫藥大學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論文,從苦瓜萃取濃縮的胜肽物質,可以活化老鼠的胰島素接受器促進葡萄糖吸收。而由台中某生技公司發表的小規模人體試驗,刊登於今年四月份的營養學期刊【Nutrients】,服用苦瓜胜肽的64位糖尿病患者,三個月後的糖化血色素下降0.4%(7.8%-->7.4%),而78位對照組病患的糖化血色素則是沒有改變(7.5%-->7.5%)。但是這種臨床試驗基本上與藥品的人體試驗不同,因為它的實驗設計不屬於〝隨機對照試驗〞,因此可能有人為干預的風險。不管你是買哪一家品牌的苦瓜胜肽,它仍屬於『健康食品』的範疇,不應宣傳具備治療糖尿病的療效。
  舉例來說,從年初至今還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各國醫界尚未找到特效藥來治療它,雖然「瑞德西韋」(Remdesivir)、奎寧、安挺樂(Tocilizumab)等等都可能有效,最終還是必須等待大規模人體試驗的結果來證實這些藥物的療效。至於你提到服用這些健康食品是否對身體的負荷比較小,當然還是要看各類健康食品的成分標示及添加物,不見得是「零副作用」。如果你想嘗試看看苦瓜胜肽,提醒你一定要認明小綠人標章的產品,才有經過衛服部的認證。中國自古以來有不少的皇帝為了長生不老、宗教信仰、延年益壽、去除病痛而服用丹藥,最後反而提早上西天,這是告誡大家千萬不可執迷於偏方而捨棄正規的治療。
  五代十國的南唐皇帝李後主(李煜)寫了不少扣人心弦的詩詞,例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如果他的祖父南唐開國皇帝李昪沒有服用丹藥中毒而死,或許宋太祖趙匡胤就無法那麼快就滅掉南唐,相信李後主的詩詞更能豐富中華文化的內涵。總而言之,如果你想服用其他的健康食品或是偏方,建議你先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而且一定要持續監測血糖。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0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