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22 No.2 糖尿病家族》

沈克超總編輯

  根據2019年國際糖尿病聯盟報告顯示,目前全世界有4.25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11個成年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這個數字仍不斷增加中,估計到203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將達5.78億。而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的資料顯示,台灣每年增加的糖尿病患人數約16萬人,大多數是第2型糖尿病,第1型糖尿病患僅佔0.24%。台灣糖尿病患的總人口數約220萬,其中男性比女性多出17%。由於台灣糖尿病整體照護能力已提昇,死亡率相較於2000年已大幅下降16.8%。

  而2014年台灣糖尿病患相關併發症器官失能的分析發現,有7.7%的糖尿病患併發腦中風,3.8%併發心臟功能衰竭,2%因末期腎病變接受透析治療,0.3%視力受損或失明,及0.1%下肢截肢。

  在台灣平均每3個糖尿病患就有1位合併慢性腎病變,本期糖尿病家族就從糖尿病腎病變的成因開始,探討糖尿病腎病變有關的風險因子。根據2021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針對2萬名糖尿病患的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患者,不清楚自己是否有蛋白尿情形,另有一部份腎病變患者主要是腎硬化,腎絲球過濾率變差,並沒有蛋白尿的表現。所以只有藉由定期篩檢腎臟功能,才能早期發現腎病變,早期介入治療。對於糖尿病合併蛋白尿患者,建議血壓控制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降壓藥物的選擇除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張力素接受體抑制劑外,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除了改善蛋白尿外,還可以延緩腎絲球過濾率惡化的作用。不論歐美及台灣的糖尿病治療指引,這些年都將控制血糖為首要目標,轉換為減少器官的損傷為首要目標,特別是心血管及腎臟的保護,無論如何,這些都需要糖尿病友及照護團隊的共同努力,才能見效。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2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