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糖尿病腎病變,成因有哪些?

你可能不知道的糖尿病腎病變,成因有哪些?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一般醫學內科 蔡宜純主任

  你知道嗎?臺灣平均每三個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合併有慢性腎臟疾病,這對於糖尿病友來說無疑又是一項艱難的健康挑戰,究竟為什麼會有腎病變的危機? 糖友該注意哪些症狀呢?

糖尿病怎會併發腎病變?
  當糖尿病病友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器官血管長期泡在糖水中,狀態就像一顆顆梅子覆蓋上大量砂糖,經過一段時間,變成脆梅,再變成酸梅,恐容易引發大小血管病變。
  在糖尿病所引發的大小血管病變中,以慢性腎臟病增長人數最為驚人,根據第2型糖尿病年鑑統計,糖尿病腎病變人口在2000-2014年成長4倍,糖尿病已成末期腎臟病的主因之一,對家庭、社會及健保都是重大負擔。因此,糖尿病腎病變預防及治療對國民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腎臟功能為淨化血液,一般人有兩顆像蠶豆形狀的腎臟,位於後腰肋骨緣下面,約像拳頭般大,每個腎臟由100萬個腎元來組成,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含氮廢物與過多液體,此外,腎臟也兼具其他功能,如調節酸鹼及電解質平衡,透過釋放腎素以調節血壓,釋放紅血球生成素刺激紅血球生成,合成活性維他命D維持骨骼鈣質等。
  若腎臟長期過濾含高血糖濃度的血液,會讓腎元中的腎絲球肥大及纖維化,影響腎臟血流的調節機制,讓腎絲球會處於高壓狀態而增加腎元負擔,就是所謂的”第四高”「高腎壓」,會加速腎功能衰退。此外,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導致昇糖激素、血管張力素等荷爾蒙不平衡,也會影響腎臟功能。

三高族群及有家族病史者 當心高腎壓
  糖尿病腎臟病變常是多重因子一起造成的,糖友常伴隨有高血壓及高血脂問題,可能加重腎臟病變的進程:
在臺灣,超過六成的糖友合併高血壓,血壓高時會增加腎臟血流壓力,腎臟無法承受過高的血流壓力,腎臟血管結構發生硬化,腎絲球逐漸壞死,造成腎功能惡化;另一方面,若糖友合併高血脂,特別是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及三酸甘油酯(TG)堆積在血管,產生粥狀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及阻塞,使富含血管的腎臟受到極大的傷害;這兩者皆會誘發發炎反應,使發炎細胞聚集進而造成腎絲球的纖維化,影響到腎絲球的過濾功能。因此,除了控制血糖外,糖友們也需同時控制好血壓及血脂,才能有效的防治腎臟病發生。
  此外,其他與腎臟病變有關的風險因子也需留意:
1.    腎臟病家族病史: 有家族病史者比一般的糖友更容易罹患腎臟疾病,其原因目前仍不是很清楚,有可能與基因遺傳或是與環境生活習慣有關,建議需定期篩檢腎臟功能。
2.    肥胖: 肥胖除了是三高疾病的風險因子外,肥胖會增加腎臟血管的壓力,減少腎臟血流量,進而活化血管收縮素引發血壓上升,增加腎臟內的壓力,造成腎臟傷害產生蛋白尿。糖友要遵守健康飲食原則,養成運動的好習慣,避免肥胖。
3.    抽菸: 香菸中的化學物質會讓血壓上升,造成腎臟損傷,建議糖友們戒菸以保護腎臟。
4.    避免濫用具有腎臟毒性之藥物: 如止痛藥、顯影劑、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及健康食品等,過度使用都可能影響腎臟功能,使用前需和醫療人員諮詢討論;若必需進行使用顯影劑的影像檢查,可事先與醫師討論個人腎臟病變風險,並於檢查前後多攝取水份,有任何不適,請立即與醫療人員反應。

早期腎病變難發現 小心腰子破洞不自知
  腎臟是個沉默的器官,早期腎病變往往沒有症狀而不自覺,有些病人可能有泡泡尿、水腫等症狀,但若真有這些症狀出現,腎臟多半已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因此建議透過定期篩檢腎臟功能來早期發現腎臟病變才能早期介入治療。糖友們可以藉由以下檢測來早期診斷腎臟病變:
1.    檢測白蛋白尿: 可檢測早晨第一次尿液裡,白蛋白與肌酸酐的比值 (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當白蛋白尿檢測值小於30 mg/g 為正常;檢測值於30~300 mg/g 即代表開始有微白蛋白尿,腎臟已開始有損傷;檢測值大於300 mg/g為巨量白蛋白尿,代表腎臟結構及功能已有一定程度受損,有可能進入不可逆的狀態,未來也容易發生心血管病變。
2.    檢測腎絲球過濾率(eGFR): 當eGFR 小於60 ml/min/1.73 m2 即可診斷為慢性腎臟病,根據不同的eGFR可區分出不同分期的腎臟病(如圖)。白蛋白尿與eGFR為重要的腎臟病分期指標,若白蛋白尿越嚴重或是eGFR越低,
代表腎臟病分期越晚期,進而增加未來進入末期腎臟病及罹患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藉由以上的介紹,希望能讓糖友們更了解糖尿病腎臟病變的成因與相關風險因子,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也需控制血壓血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定期回診時,主動詢問醫師瞭解自己腎功能情況。目前健保署照護方案中也有提供糖友免費定期腎臟功能篩檢(驗尿、驗血)的服務,鼓勵糖友多多加利用以早期發現腎臟疾病早期介入治療,以避免讓腎臟功能越來越惡化而進入末期腎臟病。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2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