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腎臟功能惡化未察覺?! 定期監測尿蛋白與腎絲球過濾率是關鍵

糖友腎臟功能惡化未察覺?! 定期監測尿蛋白與腎絲球過濾率是關鍵

鹿港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莊武龍醫師

  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有眼部視網膜病變、腎病變以及神經病變。在病人主觀的症狀上,眼部視網膜病變可能會有視力變差或甚至失明,神經病變會有手麻、腳麻或疼痛,但是患者有腎病變的時候,病人主觀上是常常沒有症狀的。患者通常都是從腎病變,已經進展到末期腎病變、或腎衰竭需要洗腎,可能才有感受到尿尿有明顯的泡泡、腳部水腫以及走路會喘等症狀。要了解是否已經有腎臟病變,最好的方法是透過定期的抽血檢測腎臟過濾功能,以及監測是否有蛋白尿,千萬不能靠主觀的症狀能評估是否有腎臟病變。

  當我們吃完飯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會消化分解,吸收到血液中形成葡萄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血糖。而食物中的蛋白質以及胺基酸,在消化吸收後,透過血液的運送,提供給全身各個器官使用。血液在流過腎臟時,腎絲球會像過濾網一樣,幫忙過濾血液中的代謝廢棄物,或者電解質。腎絲球像個非常緻密的濾網,一般而言,蛋白質因為結構太大,是無法大量穿過腎絲球的濾網的。但是如果長期血壓、血糖控制不良,會引發高腎壓,腎絲球長期處在高壓下,進而造成腎絲球損傷,導致濾網的間隙越變越大,就可能會造成蛋白質會大量穿過腎絲球,進到尿液裏。一旦尿液中的蛋白質變多,患者在尿尿時,尿中的蛋白質會與空氣形成泡泡,而且這種蛋白尿造成的泡泡不會立即消失,也就是患者常說的泡泡尿症狀。

  當患者有腎臟病變時,不一定會有蛋白尿的症狀。有些患者常在診間說他都沒有症狀,為什麼還要抽血或驗尿做檢測?蛋白尿有好幾個不同的嚴重等級,如果蛋白尿的嚴重程度較輕,可能只是微量的蛋白尿,有的患者尿尿的時候,可能是無法感受到明顯大量泡泡的,根據2021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針對2萬名糖友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患者不清楚自己是否有蛋白尿情況,所以要了解是否有蛋白尿,即使沒有症狀,還是要透過尿液檢查,才能夠更早發現,是否有蛋白尿的併發症。另外,有一部分的腎病變患者,主要的病變是腎臟硬化,腎功能的腎絲球過濾率(GFR)變差,並沒有蛋白尿的表現,而且腎絲球過濾率變差大部分也不會有疼痛或是發燒的症狀,所以大部分的患者都必須定期抽血檢驗才知道腎絲球過濾率變是否有變差,除非是遇到感染或是腫瘤,不然大部份患者腎功能變差是無感的。臨床上,可依腎絲球過濾率(GFR)以及有無蛋白尿做慢性腎臟病的分期,不同分期對於腎臟功能衰退速度影響的風險不一,糖友應多加注意了解自身慢性腎臟病分期及風險狀況,最好能及早篩檢以便及早治療管理,延長腎臟的使用年限。

  糖友常會問『吃糖尿病藥物會傷腎嗎?使用胰島素會造成洗腎嗎?』。會造成腎功能惡化,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血壓、血糖沒控制造成的,是否使用糖尿病藥物,是否使用胰島素,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因果關係。目前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積極的控制血壓、血糖,不管有沒有使用糖尿病口服藥或胰島素,只要能控制好血壓、血糖,就能減少腎臟病變以及減少蛋白尿的症狀。反觀沒有控制好血壓、血糖的糖友,即使沒有使用糖尿病藥物,沒有使用胰島素,在血壓或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形下,反而對於腎臟的破壞更大更多,腎臟病變或是蛋白尿會比其他人都來得早,甚至惡化至洗腎的風險也比其他有好好控制三高的糖友還高出許多。

  定期篩檢腎功能及蛋白尿對於糖尿病患者是很重要的,畢竟初期的腎功能惡化可能還有機會回復。目前的指引建議無症狀的糖尿病患者,每年要篩檢一次腎功能及蛋白尿。對於已經察覺有腎功能惡化或是蛋白尿的患者,則是建議每3~6個月要篩檢追蹤一次。要預防腎功能惡化,除了要控制好血糖、血壓之外,適度的飲食及運動,以及戒煙都是對預防腎功能惡化有幫助的。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2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