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問與答《2018 No.4 糖尿病家族》

糖尿病問與答《2018 No.4 糖尿病家族》

蔡明翰醫師

Q1:最近聽說蜂蜜對人體的健康不錯,但是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食用蜂蜜嗎?我的血糖控制的還不錯,糖化血色素大約在6%左右,這樣我是不是可以偶爾跟朋友去吃下午茶放鬆一下? 還沒發現糖尿病之前很喜歡去一家「鬆餅店」光顧,淋上蜂蜜超好吃的,順便請問一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鬆餅嗎?
A:其實蜂蜜在古老的年代不只是食物或是甜味劑,它在很多國家的民俗療法中也是一種藥物。蜂蜜可以當作外用藥膏也可以入藥服用,比如一些中藥藥丸都是以蜂蜜當做輔助材料製作而成。蜂蜜的功效包括:促進傷口癒合、促進組織增生、減緩腸胃道疾病、減緩牙齦炎等等。《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五種藥理作用,例如:『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內文中詳細描述蜂蜜的這些特性:『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止痛;和可以致中,故能涸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
  簡單的說,蜂蜜在中醫的角色既能益氣補中,又可緩急止痛;既能滋潤補虛,又可止咳通腸;既能中和解毒,又可調和百藥做為賦形劑。所以蜂蜜本身是一種「醫食同源」的食物,但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千萬不要食用蜂蜜,因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會對這個年齡的幼兒產生危害。仔細分析蜂蜜中的組成物質一共超過200種,包括水、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松二糖、胺基酸、礦物質、維他命、酵素及很多植物化學成分。過去我們對蜂蜜的認知有限,還好最近一、二十年來歐美學者做了許多蜂蜜相關的研究。目前知道蜂蜜的藥理作用包括:
〈1〉抗氧化作用;〈2〉抗菌作用;〈3〉抗發炎作用;〈4〉肝臟保護作用;〈5〉心血管保護作用;〈6〉抗腫瘤作用。
  一般人常常會認為蜂蜜吃起來這麼甜,糖尿病病友應該是少吃為妙,不過事實上並非如此。蜂蜜中的糖分主要是果糖,占了將近21~43%。雖然果糖是自然界中甜度最高的天然糖類,但是它的『升糖指數』卻只有19,反觀葡萄糖的『升糖指數』是100,而蔗糖的『升糖指數』是60。所謂的『升糖指數』是指攝食相同重量的食物,其造成血糖升高的幅度。因此『升糖指數』愈低,對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會愈理想。
  在老鼠及兔子的動物實驗中,餵食等量的果糖相較於餵食葡萄糖可以得到以下的好處:減緩胃排空時間、減慢胃腸道對糖份的吸收、及促進肝臟合成肝醣等等。除了果糖之外,蜂蜜中的其他成分也有助於血糖的控制,例如某些礦物質(鋅、硒、銅、釩)、酚酸及類黃酮素(flavonoid)等等。而且蜂蜜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減少體內的胰島素阻抗,並減少胰島細胞的凋亡。
  老鼠的動物實驗發現,將老鼠灌食蜂蜜後,可以促進老鼠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在健康成人及糖尿病人的臨床試驗上,比較攝食75公克的葡萄糖、蔗糖或蜂蜜後,抽血檢測發現血糖上升的幅度在攝食蔗糖及葡萄糖後比較高,在攝食蜂蜜後的血糖上升幅度最小(不論是健康成人還是糖尿病患者)。而且蜂蜜的甜度勝過蔗糖及葡萄糖,只需要少量的蜂蜜就能跟其他兩種一樣甜,因此蜂蜜比蔗糖或葡萄糖更適合用於糖尿病患者。
  甚至在動物實驗上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將糖尿病老鼠先投予口服降血糖藥物(一組給予雙胍類 Metformin;一組給予磺醯尿素類 Glibenclamide)後,若再餵食這些老鼠蜂蜜,實驗發現老鼠的血糖下降幅度會更大。蜂蜜除了可以降低血糖外,在臨床試驗上它也可以降低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酯、降低發炎指數、降低肝功能指數及降低體重等好處。
  總結來說,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攝食蜂蜜的,不過你要記得人體試驗中攝取的蜂蜜劑量大約是每公斤體重1.5~2.0公克/天。其實蜂蜜也可以用來治療傷口感染。糖尿病人的傷口感染比一般人複雜,因為糖尿病的併發症比較多,可能這個傷口同時合併周邊動脈阻塞、靜脈栓塞、周邊神經病變等等。
  蜂蜜為什麼能夠治療傷口感染呢?因為蜂蜜含有酸性的pH質、滲透壓高、過氧化氫、一氧化氮等物質,因此具有抗菌效果。國外的人體試驗曾經使用蜂蜜來塗抹糖尿病的傷口,使用後它可以縮小傷口的面積、減緩傷口的疼痛、降低傷口的臭味、及縮短傷口癒合的時間。目前網路上可以訂購藥用級的蜂蜜來治療傷口感染,或是從市面上選購顏色較深的蜂蜜也可以。

  至於你的第2個問題比較簡單,鬆餅的原料是由麵粉、砂糖、蛋、奶油等製造而成,所以本質上也算是一種碳水化合物。你只要將下午茶那一天的中餐或晚餐的主食份量減少,偶爾去吃下午茶當然是沒問題的。糖尿病飲食的基本原則是不限制食物的種類,而是控制含醣食物的攝取量,並做到營養均衡即可。

Q2:我先生最近的記性愈來愈差,甚至在工作的時候會突然忘記下一步要做什麼。他的這種現象是失智症嗎?他的血糖控制的還不錯,糖化血色素大約都在7.0%上下。請問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他的記憶力衰退嗎?
A:失智症主要分為兩種:退化性失智症及血管型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它是一種不明原因的退化性、進行性神經疾病,尤其以大腦皮質的漸進性退化最為明顯,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記憶力衰退、思考力降低、語言能力減退,甚至影響心智功能及日常生活的能力,美國前總統雷根即罹患此症。而血管型失智症又稱為多發性腦梗塞,顧名思義是由於多次的腦血管中風後所導致的失智症,它占所有失智症的第二位。其他少見的原因也有可能引起失智症,例如:未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水腦症、慢性酒精中毒、巴金森氏症等等。
  依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收集自2000年~2007年全民健保資料庫的分析,台灣患有糖尿病的民眾對比於沒有糖尿病的人,發生失智症機率約為2.5倍。為什麼高血糖會導致失智症或是認知功能障礙呢?目前的研究認為第2型糖尿病與失智症有一些共同的致病機轉,包括:神經發炎反應、氧化壓力增加、血管內皮細胞受損、粒線體功能失常,最後導致腦部的胰島素阻抗增加及類澱粉β(amyloid beta)沉積於腦部。當過多的類澱粉β沉積於腦部後,就會引起腦神經細胞的退化與破壞,最終進展成阿茲海默症。
  除了高血糖外,低血糖也會增加失智症的機率。神經細胞的能量來源主要是依賴葡萄糖,一旦發生反覆性或是嚴重性低血糖,就會造成神經細胞受損而增加失智症的風險。研究發現低血糖與失智症是雙向關連的,也就是說失智症的糖尿病患者也比較容易發生低血糖。由此可知,血糖太高或太低都容易導致失智症的發生。 
  日本的研究發現老年人的糖化血色素如果控制在7.2~7.4%的範圍,之後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最小。你先生的血糖控制的還不錯,不過還是請他注意有沒有發生低血糖的症狀。目前醫界仍未研發出可以治癒失智症的藥物,因此失智症的預防就成為主要的重點。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建議,中老年人應該養成日常生活的好習慣來預防失智症,包括:多運動(每週2~3次的規律運動)、採用地中海型飲食、多參與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24)等等。
  所謂的地中海飲食就是位於地中海周圍國家的傳統飲食型態,營養學家發現這些地區的居民較少罹患糖尿病及心臟病,進而大力推廣這一類的飲食型態。它的飲食特性包括:
(1)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及未精製穀類;(2)使用橄欖油,少用飽和性脂肪;(3)多攝取魚類,少吃紅肉;(4)適量飲用葡萄酒;(5)適量攝取乳製品,例如乳酪及起司。
根據2008年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嚴格遵循地中海飲食的試驗者,帕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減少13%。
  而關於飲食成分與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最常提到的就是白藜蘆醇(resveratrol)及薑黃素(curcumin)。白藜蘆醇具有很多的藥理作用,例如:心血管保護作用、抗癌、抗發炎、抗氧化作用等等。葡萄、桑椹、藍莓及覆盆子中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在動物實驗中白藜蘆醇可以幫助清除腦部的類澱粉β,改善糖尿病老鼠的認知行為。薑黃素在臨床上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及降低胰島素阻抗的功能,在動物實驗中薑黃素跟白藜蘆醇一樣,可以減少沉積於腦部的類澱粉β毒性,改善糖尿病老鼠的活動能力。如果你懷疑先生有失智症的風險,建議你們到神經內科門診接受完整的失智症評估。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8 No.4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