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泰式美食如何吃

糖友泰式美食如何吃

聯新國際醫院營養科 吳怡玫營養師

  享受美食是抒壓的一件事情,在繁忙的工作後,來個點心或是異國美食,可說是生活中的小確幸。但是不少糖友都覺得這份小確幸被剝奪了!因為千變萬化的澱粉類、迷人香氣的油脂類可說是美食的精髓,恰恰都是血糖的大忌,會讓血糖像摩天輪一樣升到最高點久久不~下~。這個現實讓糖友經常在天使與惡魔間掙扎。

  多樣化的異國料理中,泰國料理可說是重口味的代表,又辣又香又下飯,叫人無法抗拒。地處炎熱地帶,泰國料理多以酸辣來開胃,再以糖來柔和酸辣的刺激性口感,因此泰國料理的精髓可用兩句話來概括:口味要辣度極高就是會加糖、不要辣的口味就是加更多的糖。

  以泰國曼谷週邊菜系為例,著名的酸辣冬蔭功湯一碗240 cc左右,估計約有5~10克的糖,而1/4碗飯有15克的醣類,15克的醣類可讓糖友血糖升高約45~60 mg/dL。一碗的打拋豬炒飯,除了飯本身的醣量,還會因為添加辣醬多出約5克糖。酸辣醬1匙免洗湯匙也有10克左右的糖。

  中、南部的泰式紅綠黃咖哩,大辣的綠咖哩會加糖讓青辣椒的辣味柔和一點,偏甜的黃咖哩則有些做法會添加椰糖,因此一小碗的咖哩推測有5~10克的糖。中部代表性的泰式金邊粉是米漿蒸煮成的粉條食品,口感類似河粉但更堅韌,因此一碗金邊粉除了有2~2.5份的主食類、還要加上調味料中額外的5克糖。

  泰北著名的金麵,大多以咖哩配上薑黃、生薑和其他香料為湯底,加上椰奶、醬油與棕櫚糖,最後澆上小麥做的金麵,佐以辛辣香料或調醬,被譽為去清邁必吃的食物。一碗的麵湯推估大約有額外5克的糖。

  台灣創造的泰式料理月亮蝦餅,市售冷凍包裝平均大約半片至少有15克醣類,且因為油脂含量高,血糖不容易代謝。

  其他還有必喝的泰式奶茶,泰國比例一杯 (700 cc) 約有50克糖、台灣一杯全糖的約有30克糖。曾創下最大芒果糯米飯金氏界紀錄的傳統泰國甜點,一碗的糯米飯加上芒果至少超過90克醣。用煎餅舖上香蕉、煉奶煎成香甜路邊小吃香蕉煎餅,台灣路邊攤販售的半份推估至少30克醣,其他特色甜點如:用在來米粉混木薯粉,添加斑斕葉和椰奶做的泰式千層糕;綠豆及椰奶為基底,做成和菓子般精緻可愛的泰國皇室甜點露楚等。綜觀下來幾乎都是含醣類的食物,謹記得15克的醣類等於1/4碗飯,多吃含醣的食物,飯就需要減少才能平穩血糖。

要讓血糖不要驚滔駭浪,建議5點:
1.吃之前先吃八分滿碗青菜。蔬菜纖維可以讓血糖平穩不會大起大落。2019年Fujiwara等人發表的一篇回顧性文獻,分析飲食種類是否刺激腸道GLP-1 (類升糖素胜肽-1) 的分泌─GLP-1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延遲胃排空、抑制食慾──發現有些物質如纖維或抗性澱粉經腸道細菌發酵產生的短鏈脂肪酸:乙酸、丁酸、丙酸,可以提升GLP-1的濃度,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先吃青菜可穩定血糖原因之一。

2.少油炸。油脂過多會讓血糖維持在高點,直至3、4小時才下降。

3.醣類代換,過多的醣類是血糖能上升的基礎。若是平日一餐的飯量是一碗飯,點了三道泰國菜 ,如咖哩、湯、菜等,建議當餐的飯減1/4碗 (也就是飯只吃3/4碗);若喜歡沾醬的話,例如半匙酸辣醬等於1/4碗飯的醣量,因此飯量須再減1/4碗;若是飯後預計要吃甜食,甜湯類若料佔1/3碗或固體類 (如芒果糯米飯、香蕉煎餅) 1/3~1/2 湯匙,則正餐時飯也須減1/4碗。若是推估當餐的總攝取醣量仍是超過平日一餐的份量,建議下一餐的飯量可適量再減1/4到1/2碗,但不可完全不吃飯,以免發生低血糖的可能。

4.飯後喝茶。2017年Butacnum等人在泰國找來13名血糖正常人及11名糖尿病前期者,受試者空腹吃下50克蔗糖及500 cc去除咖啡因及兒茶素的無糖紅茶。發現不論是低劑量 (110 g black tea are black tea polymerized poly phenol, BTPP) 或高劑量 (220 g BTPP) 茶,糖尿病前期者都可以在喝完60、90分後顯著降低血糖曲線下的面積。

5.飯後散步。餐後散步可以讓多餘血糖變成熱量消耗掉,有助降血糖,還可以促進食糜移動減少分解。

  由於每家餐廳加上異國風情不同,添加的調味料比例及內容都會不同,建議除了把握原則進食外,飯後運動還是不可少,才能讓血糖穩定。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4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