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24 No.2 糖尿病家族》

編者的話《2024 No.2 糖尿病家族》

沈克超總編輯

  根據2022年的統計台灣地區糖尿病人口已超過250萬人。而糖尿病血糖控制則與腎臟的健康息息相關。第2型糖尿病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會在7-10年間發生慢性腎病變。台灣健保資料庫顯示,台灣糖尿病患者的腎病變盛行率約18%。第2型糖尿病37.3% 有蛋白尿,24.8%腎絲球過濾率低於60。台灣地區透析的患者超過8萬人,其中糖尿病腎病變佔了半數。而糖尿病腎病變的控制藥物,自2001年的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2018年的第二型鈉- 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到2020年的非類固醇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被證實可以藉由抑制腎臟發炎及纖維化,延緩糖尿病腎功能惡化達23%,明顯降低糖尿病腎病變進入末期腎病的風險。

  胰島細胞移植被認為是第1型糖尿病最理想的治療方式。目前常見的移植方式是由捐贈者的胰臟分離出純化的胰島細胞後,將其注入肝門靜脈。由於捐贈來源的不足,胰島細胞也嘗試使用動物的胰島細胞或幹細胞分化而來的胰島細胞,而移入的部位除肝門系統,也嘗試種植在大網膜上或腹直肌前鞘處,希望能提高成功率。

  本期糖尿病家族就從第1型的胰島細胞療法開始,除加拿大,部份歐洲地區核准用於臨床治療外,胰島細胞移植其他多以研究為主,不過仍是相當令人期待的治療。而糖尿病腎病變最新治療藥物-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的出現,在糖尿病腎病變的防治上又提供了新的武器。另外,第2型糖尿病發生帶狀疱疹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疱疹後神經痛則是一般人的1.5倍,絕對是個非常需要關注的議題。此外,各國美食紛紛進入國內的餐飲市場,各國美食糖尿病患怎麼吃系列,要讓大家快樂享受美食,也能血糖不失控。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4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