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問與答《2017 No.1 糖尿病家族》 蔡明翰醫師

糖尿病問與答《2017 No.1 糖尿病家族》 蔡明翰醫師

蔡明翰醫師

Q:我的老公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且罹患糖尿病已經10幾年。他的血糖控制的不理想,雖然服用三種降血糖藥物,但是糖化血色素仍時常都超過9.0%。醫師建議他增加藥物的劑量甚至注射胰島素,他還是不想吃太多西藥,擔心影響到他的肝功能。他最近聽到其他病友說每天喝山苦瓜汁能夠降低血糖。市面上有一些山苦瓜健康錠的廣告,好像可以幫助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請問山苦瓜的功效是否能改善我老公的血糖?他的狀況適合多多攝取山苦瓜嗎?
A:苦瓜在華人社會的觀念裡就是一種健康食物,因為《本草綱目》記載,苦瓜具有苦、寒、無毒的特性,可以去除邪熱,解除勞乏,並有清心明目的功效,甚至傳統中醫認為苦瓜全株都可入藥。市場上的苦瓜有白、綠兩種顏色,白色的苦瓜例如白玉苦瓜與蘋果苦瓜,而綠色的苦瓜則有大青苦瓜、粉青苦瓜、翠綠苦瓜及個頭較小的山苦瓜等等。苦瓜在亞洲國家、印度、東非、南美國家的傳統醫學中,常被當成〝醫食同源〞的藥材,甚至拿來治療糖尿病。
  苦瓜在糖尿病的治療研究中大多以動物實驗(糖尿病鼠)為主,人體的臨床試驗比較少而且都是小規模的研究。苦瓜的臨床研究從1990年後就陸陸續續被發表,研究的範圍包括苦瓜的果肉、種子、葉子、及整顆果實。目前的臨床研究認為苦瓜降低血糖的作用機轉包括以下三種方式:(一)苦瓜的莖及果肉中含有三萜類化合物(triterpenoids)的成分,它透過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的途徑來促進血糖進入細胞;(二)苦瓜的萃取物可以活化體內一種調整血糖的受體(PPAR-α及PPAR-γ受體),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及促進脂肪分解;(三)苦瓜的萃取物中有一種蛋白質(polypeptide-p)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這種蛋白質又被稱為〝植物胰島素〞。
  因此,苦瓜的具有降低餐後血糖、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增加胰島素敏感度及促進脂肪分解的功效。至於苦瓜的降血糖效果到底如何,根據2003年印度的學者將整顆新鮮苦瓜利用乾燥處理後萃取其成分,投予糖尿病鼠以每公斤20毫克的劑量餵食,發現這些老鼠的血糖可以降低48%,相當於磺醯尿素類藥物(一種降血糖藥物)的療效。在這個實驗中,另外還發現這些糖尿病鼠的肝功能、腎功能都絲毫不受影響。苦瓜在早期的人體試驗多半屬於案例報告與分析,結果發現苦瓜可以降低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及糖化血色素。但是近10年來利用隨機分組及控制組對比的研究方式來進行苦瓜的人體試驗,他們選用市售的苦瓜膠囊或苦瓜錠當作治療組,其降低血糖的療效卻沒有一致性的結果。
  因此,臨床上還需要大規模的人體試驗,來證實市售的苦瓜健康錠具有穩定及一致性的血糖控制療效。建議你先生以「食補」的觀念來看待苦瓜,多多攝取苦瓜做成的料理或是打成汁來飲用。至於各種品種的苦瓜是不是具有相同的降低血糖效果,目前仍沒有研究結果可以告訴我們。換句話說,山苦瓜的血糖控制效果是否優於其他品種的苦瓜,目前仍不得而知。你先生的血糖控制不良,除了要持續維持飲食控制及運動習慣外,必須先仰賴具有穩定療效的〝西藥〞(口服或注射藥物),才能儘快達到血糖控制的目標。如果只是一昧的相信〝健康食品〞而延誤血糖治療的時機,等到其他器官的慢性併發症出現就為時已晚。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7 No.1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