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我

在我十四歲的某一天,因為酮酸中毒昏迷而被送往醫院,於加護病房搶救了三天之後,醫生拋下一句:「血糖八九百還能存活,真是奇蹟」,宣判了我從此之後的第1型–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人生。
起初,對於血糖的控管總是戰戰兢兢,甚至還度過了一年免注射胰島素的蜜月期。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厭倦了定時定量、小心翼翼的飲食生活,逐漸融入一般「正常」青少年的飲食習慣,於是良好的糖化血色素數字離我越來越遠,甚至在巴黎遊學期間,於美味法式甜點的陪伴下,我的糖化血色素更是衝過了11.7大關。這樣墮落、沉淪了數千個日子之後,有一天,我發現我懷孕了。
為了不讓公婆擔心,我套用婦產科醫師的話,告訴他們只要我血糖控制良好,寶寶不會有任何影響。承諾既出,我便要它成為事實。但是懷孕期間的血糖控制可是一點也不輕鬆,按照婦產科醫師的標準,早餐前血糖要115,平時空腹血糖得維持105,而飯後血糖則要求在120以下。
[註]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建議孕期空腹血糖控制目標為<95 mg/dL。
第一次聽到營養師頒布這項規定時,我還覺得這純粹是烏托邦式的理想數據而已,沒想到和婦產科醫師會面之後,我才知道這是一個對於妊娠糖尿或者糖尿病患孕婦的既定血糖要求數值!不僅如此,糖化血色素必須維持在6以下,血糖不能高但是更不能低,因為低血糖容易造成胎兒弱智甚至死亡。這樣高規格的血糖控管對於長期慣於揮霍健康的我來說著實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但即便如此,我卻再也不能以任何藉口忽視病史近十年的糖尿病事實,此時此刻我的健康維繫著另一個生命的安危,如果連最基本的「保護」責任都做不到,我又憑什麼去談「母親」?
執行嚴格的血糖控管靠的就是「自律」與「恆心」。懷孕期間因無法靠大量的運動消耗血糖的濃度,胰島素的注射與飲食的方式遂成為影響血糖的大宗。在胰島素上,我將慣用九年的短效與中長效型胰島素換成餐前注射的筆針式極短效型胰島素,劑量的多寡也須仰賴頻測血糖一天約五到八測從而做評估與調整;至於飲食上,自然無法像大部分孕婦肆無忌憚、隨心所欲的大吃大喝,我請營養師幫我設計一份屬於我的飲食清單,然後盡可能的遵循清單建議食用五餐。
懷孕的過程或許比別人辛苦一點,但在我抱到身重3238公克的健康寶寶之後,這一切都值得了。一位護士還感嘆的對我說:「全醫院新生兒就屬妳寶寶最健康,許多嬰兒不是因為母親高齡而導致問題多多,就是孕婦在懷孕期間大吃大喝而造成胎兒過重成為巨嬰。反倒像妳,雖然屬於高危險妊娠孕婦,卻也因為如此而更加小心謹慎,糖尿病似乎不全然是壞事…。」是呀,在我看到許多產婦因為懷孕期間的過度飲食導置身材走樣,我卻因為謹遵營養師教誨而能在產後一個半月順利瘦回原本體重,糖化血色素也因為懷孕期間的嚴格控管讓我至今都習慣控制在6左右。糖尿病並非什麼可怕的疾病,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不二法則就是多一點自律與保持恆心。或許有點麻煩,可是人生哪一件事情不是如此呢?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第二屆徵文比賽 佳作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3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