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想來點印度料理!

今晚,我想來點印度料理!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營養課 林幼羚營養師

今晚,隨我們來印度餐廳點個餐吧!首先讓我們來瀏覽一下整個菜單。
  同一般西式菜單,印度餐廳的菜單也分有前菜Starter、沙拉Salad、坦都炭烤Tandoori (以名為tandoor土窯烤爐碳烤的食物)、湯品Soup、主菜—咖哩菜餚Curry、主食—烤餅Naan /米飯Rice和飲品Drinks。讓我們依序做選擇!

在點餐時,我們得好好的運用外食小技巧!
第一、將三低(低油低鹽低糖)一高(高纖)存放於心!
其次、確認食物種類,並小心分配食物種類的比例。
第三、不過量!

  在點選前菜時,為閃過油炸食物,可以點選由扁豆粉所製作、經烘烤而成的薄脆餅Papadam。配搭薄餅的印度沾醬Chutney,依據食材不同而有不同顏色和風味,例如常見的無糖綠色香菜(芫荽)沾醬和為壓制酸味而加糖的褐色羅望子沾醬。一片脆餅約64大卡(含有11公克醣和5公克蛋白質),因只是小點,所以是和同桌的人分著吃,建議不要超過1/4~1/3片(<1/4份全縠雜糧類)。
   
  沙拉類除了醃製品外,還有配搭濕式優格或是乾式混合香料粉為佐醬的新鮮蔬菜可供選擇。善用外食小技巧—養成點一兩道蔬菜的好習慣。

  碳烤的食材以肉品和海鮮為主,又因是以香料醃漬過後再進入烤爐炭烤而成,對外食族而言,是一種低油烹調的好選擇。此外,坦都炭烤會同時佐灑上香料粉的新鮮蔬菜,其抗自由基的植化素也是另類的平衡!

  印度的湯品多以咖喱粉兌油後,以小火炒出香氣,再與蔬菜、地瓜、馬鈴薯或扁豆等一同拌炒,或者加入椰漿煮成的濃湯;考慮餐後血糖的穩定性,飲用時務必小心食用量。若能點選屬南印度菜系的蕃茄湯會是相對較佳的選擇。

接著進入點主菜的重頭戲。
  印度咖哩隨著不同香料而各俱風味,如瑪沙拉Masala (以多種香料混合起來的調味料)、椰香、酸辣或奶油茄汁口味,再分別配搭不同的食材,如搭蔬菜、雞肉、牛/羊或海鮮(蝦或魚片),可碰撞出各種不同風情的咖喱料理。我們可以根據用餐的人數,來決定點選幾道咖喱料理。選擇的優先順序,首推飽和脂肪酸較低的白肉類食物-海鮮咖喱,其次是雞肉咖喱,最後才考慮飽和脂肪酸較高同時鐵含量也較多的紅肉-牛或羊肉咖喱。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蔬菜咖喱不是一般概念中的『主菜』,但若想要嚐試不同風味的咖哩,卻又不想攝取過量的蛋白質性食物,可以挑選風味不同的蔬菜咖喱。

接下來就要選擇配搭咖喱的主食。
  除了白米飯或香料飯之外,深具特色的印度烤餅也有不同的風味可供選擇,我們可以選擇相對單純的原味、蒜味、洋蔥或馬鈴薯烤餅;每家烤餅大小不一,但多屬一張2~4份全穀雜糧類,我們只要拿捏好自己的份數而不貪食,絕對可以安心享用。
   
最後來挑個飲料吧!
  可能會有人質疑:糖尿病病人也可以喝飲料嗎?其實除了白開水之外,要挑還是有的囉!

  在印度餐廳裡,印度和尼泊爾特有的瑪莎拉熱茶,也就是香料鮮奶茶,在還沒有加糖之前就是一個好選擇;製作瑪莎拉茶的水與全脂奶的比例約在1:1~1:2不等。拉西Lassi是一種源起於印度的傳統優酪乳或說優格飲,顧名思義,是優格、水及冰以1:1:1的比例混合,再予以調味;我們可以選擇還沒有加糖的原味優酪乳或鹹拉西(也就是添加鹽、黑胡椒或香料的優酪乳),避開由芒果醬或糖漿製成的芒果優酪乳。

用餐時,還有幾個小事項要注意:
一、印度的“蔬菜料理”中常會出現馬鈴薯、地瓜、鷹嘴豆、藜麥等高碳水化合物的根莖雜糧食物,病友
  們應將這些入口的『主食』納入份量計算中,切不可忽視積少成多的威力。
二、咖哩香料多須兌油爆香,所以沾餅或淋飯時,仍需節制。
三、印度料理的肉類與海鮮多以塊狀呈現,和一般大塊肉的供膳模式比較起來,只要我們不多夾兩塊,
  豆魚蛋肉類的份數相對於其他料理是相當好控制的!
四、考慮到『湯品』內含的鹽、油及其GI值,相對於其他菜式的重要性,湯品是可以被放棄的-不要點
  或不喝湯,專挑蔬菜來吃。

好了,在點好餐且複習飲食原則之後,讓我們一起來開吃吧!

《本文轉載自本會2024 No.2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