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處方建議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處方建議

孫志銘營養師

  提到「處方」大家很習慣而且很清楚的直覺應該就是藥物處方─由醫生所開立,藥師配藥然後按照處方單上的指示服用藥物。但是提到運動處方大家可能比較陌生,會使用「運動處方」一詞代表,其實運動所帶來的治療效果比藥物更好,事實上也沒有藥物可以取代運動所帶來的治療效果,所以才會有運動處方這個詞。在西方國家,運動處方對於慢性病患者並不陌生,跟藥物處方相同的是:運動處方也必須要量身打造,根據每個慢性病患者的生理狀況、疾病階段經過謹慎的運動評估之後由專業人員(註一)針對不同的疾病狀況給予不同的運動處方建議。
  正確的運動處方開立流程一開始需要先做運動評估,了解患者的疾病史,有沒有任何禁忌會影響到運動,或是任何的運動會去加劇疾病狀況,特別是有心肺功能問題的患者都必須要審慎的評估。糖尿病患者經過專業人員的審慎運動評估之後,根據FITT的原則進行運動處方的設計,FITT包含Frequency(頻率)、Intensity(強度)、Time(時間)、Type(種類)。
    頻率指的是多久做一次,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是每週2-3天的無氧運動+3-7天的有氧運動(3天高強度運動或是5天中等強度的運動),最好不要超過連續兩天沒有活動。
    強度常用的指標是心跳,或是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Scale(運動自覺用力量表)。心跳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不同而有不同的建議範圍;運動自覺用力量表則適用於某些患者服用會影響心跳的藥物,此時心跳並不適合用來評估運動強度的時候。
    美國運動醫學會對於有氧運動時間的建議是:每次20-30分鐘,至少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或是每週60分鐘高強度運動或是綜合;無氧運動的時間則是建議無論上半身或是下半身運動,每次一到三組,而每組建議重覆8-12次(從輕度運動重覆10-15次開始)
    最後是運動的種類:這邊要強調的是,沒有什麼樣的運動對於控制血糖最好,當然也沒有什麼運動對於血糖控制最不好。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需求不同,在有限的資源下,找到最適合自己,而且能夠長時間持續進行的運動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是關於糖尿病患者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指出:
1.    對於第1型糖尿病患者運動前若測得血糖高於250 mg/dL以上或是測到尿液中有酮體,則建議先讓血糖降下來之後再開始運動;對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一樣的標準,如果運動前測得血糖高於250 mg/dL以上,可以選擇先暫緩運動,然而運動對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降血糖方式,因此會建議從輕度的運動開始,並加上適當水份的攝取以避免脫水。
2.    無論第1型或第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前的血糖建議必須要高於100 mg/dL。若運動前測得血糖低於100,則建議用15-15法則(註二)的處理方式,讓血糖升高至100 mg/dL以上再去運動。
3.    若糖尿病患者有接受胰島素治療,或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有服用磺脲類藥物(Sulfonylureas)、美格列奈類藥物(Meglitinides)…等口服降血糖藥物,則是低血糖的高危險群,在運動的時候一定要隨身攜帶葡萄糖錠會是任何可以快速增加血糖的食物。
4.    運動後因為每個人的運動強度、時間、種類不一樣,對於運動的耐受性也不同,而運動後造成降血糖的效果更可達到24小時以上(因人而異)。特別是有習慣在晚餐後運動的,如果剛好又是使用胰島素或是上述的口服降血糖藥物,可能就會有半夜低血糖的風險。所以此時睡前的血糖自我檢測就非常重要。
  最後是幾個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相關運動注意事項
1.    自主神經病變:可能會有無感的低血糖發生、血壓與心跳可能會不正常,或是調控體溫的機制可能異常,要特別注意水份的補充、運動前中後的血糖自我監測以及運動強度的選擇最好使用運動自覺用力量表來評估。
2.    周邊神經病變:每天運動後的足部檢查非常重要,要確認有沒有傷口,如果有傷口則不建議做水中運動避免感染加劇;避免不平衡的運動,有些運動器材用來訓練核心肌群需要平衡感,則不適合周邊神經病變的患者,可能會造成跌倒更危險。
3.    腎病變或高血壓:避免會快速增加血壓的運動,如果需要做無氧運動,強度建議輕度加上增加重覆數。
4.    視網膜病變:同樣避免會快速增加血壓的運動,以及需要低頭的運動,更多視網膜病變的運動須知可以與眼科醫生討論。
運動對於血糖的控制有益而無害,但是前提需要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加上監控,確定運動的強度、項目落在身體可接受的程度範圍,以避免運動傷害。運動時建議攜帶可以識別身分的文件、裝了水的水壺(隨時補充水分)以及可以快速升糖的食物以防萬一。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目標絕對是讓運動成為比藥物更好的控制血糖處方。

註一: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所規範,Certified Clinical Exercise Physiologist(CEP)、Registered Clinical Exercise Physiologist(RCEP)或是受過運動訓練的專業人員(具備醫療相關背景)才能夠替慢性病患者(包含糖尿病患者)開立專業的運動處方。

註二:
15-15法則:先補充1份15公克的含糖食物,經過15分鐘之後再量測一次血糖,看看血糖是否高於100 mg/dL;若血糖恢復的不慎理想,再重複15公克的含糖食物並於15分鐘之後再量測一次血糖,以此類推直到血糖上升至100 mg/dL。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6 No.4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