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問與答《2015 No.2 糖尿病家族》

Q1.爸爸最近因為體重暴瘦,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糖尿病。我聽朋友說糖尿病的病人水果中只能選芭樂吃,不能吃木 瓜及鳳梨,請問還能吃什麼水果呢?
A.芭樂是水果中維他命C含量最高的水果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記載,泰國芭樂 (番石榴) 在100公克中含熱量38大卡,蛋白質0.8公克,脂肪0.1公克,碳水化合物9.7公克,膳食纖維3.0公克,維他命A含量15毫克,維他命B1含量0.03毫克,維他命B2含量0.01毫克,維他命B6含量0.03毫克,及維他命C含量81.7毫克。
如果以糖尿病患者的角度而言,芭樂是一個很好的水果,因為它除了富含維他命C之外,它所含的熱量及糖份較低也是個主要因素,例如泰國芭樂,每100公克含熱量38大卡及碳水化合物9.7公克,而鳳梨每100公克含熱量46大卡及碳水化合物11.6公克,木瓜每100公克含熱量52大卡及碳水化合物13.4公克。
不過還有其他水果所含的熱量及糖份比芭樂低,譬如:西瓜、葡萄柚、枇杷等等。由於每種水果所含的營養成分比例不同,內含的維生素種類及礦物質種類也不盡相同,因此並不會限制糖尿病患者哪些水果不能攝取,原則上可以適量及均衡的攝取各類水果,重點在於水果份量的控制與代換。
不管你有沒有糖尿病,建議一般成人的水果攝取量為一天2份,而一份的水果約等於一個拳頭大小的量,或是約一個飯碗的量。如果你想增加某一天水果的份量,可以請教醫院的營養師,如何運用醣類計量方式,用水果來替換主食(五穀根莖類)或奶類中的碳水化合物(醣類)的量,否則可能造成血糖的升高。水果最好是選用當季盛產、新鮮的水果,避免攝取罐頭水果或是醃漬、脫水乾燥處理過的水果乾,因為這些製成品不但營養成分減少,糖分也大大的提高。
另外,攝取水果的時間也必須注意。如果從餐後血糖升高及醣類分配的角度而言,比較不贊成糖尿病患者將每天兩份的水果一次吃完,建議每天至少分成兩次,每次至多一份水果的攝取。如果餐後血糖已經偏高的病友,可以將餐後水果的時間往後挪,避免餐後血糖上升的太高。如果你習慣喝蔬果汁,記得要將其中的水果量算入一天的水果份量之中。假如不是咀嚼出了問題,不需要用果汁來取代新鮮水果的攝食,因為很多的膳食纖維質都是在果渣中(除非你連同果渣一起喝下)。
芭樂在糖尿病的研究中主要是它葉子的成分,而不在我們所吃的果肉本身。日本的學者利用熱水萃取芭樂葉的多酚類(polyphenol)成份,發現這類成分在體外實驗中可以抑制腸道的醣類分解酶(例如:麥芽糖酶、蔗糖酶等),具有降低飯後血糖的效果。另外,還有學者利用酒精萃取芭樂葉的黃酮類配糖體(flavonol-glycoside)成分,發現這類成分在細胞實驗中可以抑制二肽基肽-IV(DPP-4)這個酵素,因而幫助血糖的降低。不過截至目前為止,仍缺乏大規模的人體試驗來證實〝芭樂葉〞在臨床上的降血糖效果。所以,你的父親應該聽從營養師的建議,均衡且適量攝取當季的新鮮水果才是正確的作法。
Q2.媽媽的血糖控制的很好,從一年前發現有糖尿病後,她就十分注重飲食的控制,糖化血色素都維持在6%以下,最近醫師也有考慮要把一天只服用一顆的血糖藥物停掉。她在網路上發現甜菜根可以降低血糖,所以她就開始設計許多甜菜根的料理。請問甜菜根真的能降低血糖嗎?
A.網路的資訊有時無法分辨其真偽,有可能是文章作者的專業性不足,或是根本就「以訛傳訛」,將某一篇文章到處轉貼的結果,大家就會忘記其原始資料的真實性。美國糖尿病學會提出10種適合糖尿病患者的〝超級食物〞,包括:1.豆類;2.深綠葉蔬菜(如:菠菜、甘藍菜等);3.柑橘類水果(如:橘子、檸檬等);4.地瓜;5.莓果(如:藍莓、草莓等);6.番茄;7.深海魚(富含Omega-3脂肪酸);8.全榖類;9.堅果類;10.脫脂奶及優格。這十類食物能夠入選的原因,不是因為多吃它們可以降低血糖,而是它們富含某些維生素、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質等等,在營養均衡的前提外,希望藉由補充這些營養成分,以期減緩糖尿病患者慢性併發症(血管病變)的發生。當然不是建議大家只攝取上述的十大類食物,原則上還是要各類食物均衡攝取,只是營養成分高或是昇糖指數低的這些食物,可增加你多一點的選擇機會。
甜菜根在臨床上的研究,發現其中的〝無機硝酸鹽〞成分,可以增加體內一氧化氮(NO)的濃度,具有抗氧化及降低血壓的功效。但是目前仍缺乏甜菜根在血糖控制方面的研究,更沒有臨床試驗來證實甜菜根具有降血糖的效果。因此,當您或您母親遇到不確定的網路資訊時,最好先詢問您的醫療團隊,聽聽專業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才能判斷這些資訊的正確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