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控糖的好工具~我的健康餐盤

幫助控糖的好工具~我的健康餐盤

台東聖母醫院副院長 全國糖協理事長 陳良娟

  糖尿病是生活習慣病,傳統的衛教方式,大都是醫療人員用自己專業知識判斷,很直接告訴病人應遵守的生活方式,成效往往不彰。台東聖母醫院院長林瑞祥教授向來致力推動糖尿病衛教,經常看到病患對於飲食控制有很多困擾,特指導本院糖尿病衛教團隊及研發組同仁共同設計發展,依美國農業部對「My Plate」的開發初衷與精神,參考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修正之「Healthy Eating Plate」,並依行政院衛生署於2011年7月所公告之「國民飲食指標」及「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份量,同時考量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及營養狀態,加以修改以符合國人的飲食習慣及營養需求,進而建構「我的健康餐盤My Healthy Plate」食具系列。

核心設計理念 -- 簡明好用、融入生活
  我們的理念是設計一個”淺顯易用、輕巧好帶”的攜帶健康食具,不論民眾對食品營養認知程度如何,或是想在何處何地用餐,都可以輕易使用,讓民眾能融入日常三餐中;另一方面,若民眾有經過醫生及營養師指導哪些食物可以構成健康的一餐後,也可透過此「我的健康餐盤」輔助,讓民眾在生活中持續保持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

我的健康餐盤特色 -- 符合華人飲食習慣
  不同於歐美建議量,是由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每日飲食指南數值為依據,為華人重新設計的,餐盤中有四大區塊:「水果」、「蔬菜」、「健康蛋白」及「全穀根莖」,圍繞在盤緣的則是「水」及「健康油」,代表著一餐所要攝取的食物種類及份量,讓每餐都可均衡。此餐盤可盛的食物,包含全穀根莖(3~4份)、健康蛋白(1.5~2.5份)、蔬菜(1~1.5份)及水果(0.5~1份)。

使用方法簡單 -- 湊滿區塊、每餐健康
  只要帶著此安全、可攜的小餐盤,不論外食餐館、吃合菜、買便當、買菜、吃自助餐或在家煮料理,食物「只要湊滿四個區塊就好」,我的健康餐盤就能幫助民眾很容易選出營養豐富的一餐。

圖文精簡標語 -- 快速學習、現場運用
    為了快速讓民眾了解並執行健康飲食,我們凝聚健康營養攝取的綜合資訊多次編修,用經過設計的精簡圖文配合區塊達成最好的情境學習效果,共以下六方向:
1.蔬菜:佔比最多,要多種類與份量,少油炒
2.全穀根莖:應多雜糧如全麥糙米,少白米白麵包
3.水果:應多各種顏色,少高甜度
4.健康蛋白:應多豆、魚與家禽,少紅肉及加工品
5.水:應多乾淨水,忌高甜即含糖飲料。
6.健康油:應多堅果及未精緻植物油,忌合成精緻油及反式脂肪酸。

餐盤材質說明:
    我的健康餐盤直徑約23公分之淺盤,高級美耐皿材質,高壓成型,耐熱溫度120℃,可用沸水洗潔或消毒,經SGS檢驗認証合格。可用於盛裝一餐的食物,包含全穀根莖類、健康蛋白、蔬菜及水果。但為安全考量,請勿放入微波爐使用。
  美耐皿產品通過2011年衛生署最新公告標準,並符合國際食品容器安全檢驗,擁有美國FDA,美國重金屬EN71,歐盟EEC,REACH歐盟化學測試,歐盟塑膠食品容器雙酚A檢測,日本厚生省食品容器安全檢驗,及洗碗機食品容器安全檢驗合格認證,可以安心使用。
  我的健康餐盤是幫助糖尿病友控制血糖的好工具,不必記住太複雜的飲食原則,只要依據餐盤上的提示,堅持去做,就有不錯的成效。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4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