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有眼部視網膜病變、腎病變以及神經病變。在病人主觀的症狀上,眼部視網膜病變可能會有視力變差或甚至失明,神經病變會有手麻、腳麻或疼痛,但是患者有腎病變的時候,病人主觀上是常常沒有症狀的。患者通常都是從腎病變,已經進展到末期腎病變、或腎衰竭需要洗腎,可能才有感受到尿尿有明顯的泡泡、腳部水腫以及走路會喘等症狀。
糖尿病家族文章
彰化基督教醫院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鄭畬方醫師
台灣民眾談到洗腎可謂是聞之色變,而造成腎衰竭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糖尿病,根據第2型糖尿病年鑑指出,台灣第2型糖尿病患者數約230萬人,其中糖尿病合併腎病變的人數從2000年到2014年間上升超過4倍之多!罹患糖尿病其實並不一定會進入到腎病變的狀態,將血糖控制好,已可大幅減少糖友腎病變的機率,但控制血糖的同時,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預防糖尿病腎變呢?<
臺大醫院腎臟科 賴台軒醫師
全世界罹患糖尿病的人口正逐年在上升。在台灣成年人的糖尿病盛行率已經超過10%,而年齡超過65歲以上的長者的糖尿病盛行率更是超過三成。長期的糖尿病會有很多相關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腦血管、視網膜、神經病變、與腎臟病變。
台中舒民診所院長 王舒民醫師
60歲陳阿姨,因腰椎滑脫導致下背疼痛而長期服用止痛藥,她聽鄰居說長效的消炎藥比較好,對腸胃比較不影響,於是就放心的每天服用,結果在三個月後抽血檢查才發現腎功能急速惡化;後來停用了消炎止痛藥後再追蹤了一段時間,腎功能才漸漸恢復,陳阿姨後來才知道,原來長效型消炎止痛藥雖然較不傷胃,對腎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