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友外食選擇

糖尿病病友外食選擇

馬偕醫院營養課 林佩蓁營養師

  外食對於有慢性疾病的病友是項考驗,尤其是更需要著重在份量控制的糖尿病病友。一到用餐時間至美食街一入眼簾的是林林總總的美食,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如何搭配才能將營養師教導的糖尿病飲食原則及份量落實在外食中呢?以下有幾個原則可供參考:
1.    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去挑選及搭配餐食。
  糖尿病飲食其實就是均衡飲食,以此原則去注意餐食的均衡度。留意餐食中有無全榖根莖類為底(如:飯、麵、冬粉、地瓜、馬鈴薯…等),再搭配有優質的蛋白質來源的豆魚肉蛋類及富含纖維的蔬菜類,飯後再自行搭配一份新鮮水果替飲食均衡度加分。
2.    少油、少鹽、少加工。
  
在選擇餐食時,烹調方式及食材的選擇也是我們要考量的。避免油炸油煎的餐食可以減少過多熱量的攝取,因長期過多熱量的攝取會造成體重上升間接的影響血糖不穩。而高鹽及加工品的餐食會增加我們的食慾而容易超過當餐預定的份量,也會導致血糖不穩。
3.    把握餐食彈性原則。
  
糖尿病病友若曾接受過營養師的飲食指導,想必都有營養師針對個人設計的飲食份量表,一天的飲食份量可依個人的生活型態及飲食方式去調整餐次分配,但一天的總量是不變的。所以外食時也可充分利用,若午餐的肉類份量多吃了請於晚餐減量;若午餐的青菜少吃了請於晚餐加量。只有全榖根莖類及水果類的食物不建議利用彈性原則,因此含醣量較高會使得餐後血糖波動太大,尤其是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病友更需要小心會有低血糖的情形。
4.    餐點客制化。
  
美食街餐點為現點現做,所以點餐前可先詢問餐食的內容有什麼?怎麼烹調的?如:雞腿飯的雞腿是滷的還是炸的、燙青菜是淋肉躁還是醬油膏、飯量的調整,依我們的需求去調整餐食內容也可以達到份量控制的目地。

以下四種美食選擇供您參考呦!
1.    蝦肉餛飩麵+燙青菜
  內容有餛飩6顆(熟餛飩皮100公克;內餡60公克)+陽春麵240公克)+燙青菜130公克。份量換算為全榖根莖類5份、肉類2份、蔬菜類1.3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1份。                              
  用餐小叮嚀:整份餐點除了陽春麵是全榖根莖類外,還有餛飩皮也是喔!所以在進食餐點時要將食物分類分清楚,如此一來才不會因為分類錯誤而多吃了食物份量喔!像這份餐點陽春麵加上餛飩皮是5份全榖根莖類,若全部吃完那全榖根莖類的份量就會過量了。

2.    韓式石鍋豬肉拌飯
  內容有豬肉+雞蛋1顆共100公克;青江菜+泡菜70公克;白飯220公克。份量換算為全榖根莖類4.4份、肉2份、蔬菜類0.7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3份。                                            
  用餐小叮嚀:這份餐點唯一不足的是哪類食物不夠多啊?對!就是蔬菜類!這類餐點就是蔬菜不足,可以在用餐時加點一份燙青菜或把握彈性原則於下一餐把蔬菜補回來喔!!     

3.    人蔘雞套餐
  內容有麻油麵線(210公克+麻油1/3湯匙)+人蔘雞腿1隻(雞腿去骨後60公克)+燙高麗菜(100公克)。份量換算為全榖根莖類3.5份、肉類2份、蔬菜類1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1份。                                
  用餐小叮嚀:此份餐點的均衡度及份量都還滿恰當的,唯一要注意的是用餐時雞腿可去皮以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

4.    匈牙利雞肉巧巴達+荔香桂花冰茶(無糖)
  內容有麵包100公克+起司20公克+火雞肉50公克+美生菜170公克+甜椒30公克;無淋醬料 份量換算為全榖根莖類4份、肉類1.5份、蔬菜類2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0份、奶類0.5份。
  用餐小叮嚀:此餐點的特色是高纖、低油也均衡,在一份餐點中可包進200公克的生菜,吃完飽足感加倍。在醬料的部分也可依自己的飲食計畫去增減醬料,若喜歡吃西式餐點者也不失唯一個選擇。

《本文轉載自本會2013 No.3 糖尿病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