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4年台灣第2型糖尿病年鑑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整體糖尿病盛行率為10.7%,其中男性11.4%,高於女性的10.0%。絕大多數為第2型糖尿病,第1型糖尿病只佔0.5%。第2型糖尿病以男性為主,但第1型糖尿病卻以女性較多。台灣2014-2019年間糖尿病人口增加1.29倍,男性多於女性,其中以40-64歲所佔比例最高,其次是65-74歲,再則為75歲以上。
糖尿病家族文章
關鍵字:
成大醫院 杜業豐醫師
隨著全球人口逐漸高齡化,台灣也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1993 年,台灣正式成為「高齡化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 7%);2018 年進入「高齡社會」(占比超過 14%);到了 2024 年初,全台已有六個縣市邁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 20%)。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全國也將全面進入超高齡時代。
關鍵字: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高齡醫學科暨一般內科 陳英仁醫師
問題1
我65歲有三高,最近應酬多,常常外食,也少運動,醫師告訴我糖化血色素為7.6,我長期糖化血色素為6.5左右,今天有需要加藥治療嗎?
問題2
關鍵字: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 蔡兆勳理事長
隨著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年長者的健康議題越來越重要。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長輩中,約四成患有有糖尿病;同時,許多人也面臨「衰弱症」與「肌少症」的威脅。這些看似不同的健康問題,其實彼此有密切關聯,若沒有及早察覺與處理,可能導致跌倒、失能,甚至提前進入長照體系。因此,了解「老年糖尿病」與「衰弱肌少症」之間的關係,是每一位長輩與照顧者都應關心的課題。
關鍵字: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 王牧羣醫師
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糖尿病已經成為眾多長者的健康課題。根據統計,65 歲以上國人大約四成患有糖尿病,而且長輩們除了要面對血糖問題,還常同時有高血壓、血脂異常、慢性腎病等共病,加上體力和記憶力下降,讓照顧變得更複雜。不過,只要用對方法,高齡糖尿病人仍然可以兼顧血糖控制和生活品質。
關鍵字: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曾崧華醫師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管理需要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包括衰弱程度和現有疾病)制定個人化方案。注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有時還需要調整藥物,重點在於維持肌肉質量和整體身體功能。適度減重可以改善血糖控制,減少對糖尿病藥物的需求,然而,務必避免過度減重,尤其是衰弱或患有肌少症的長者,因為這反而對整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