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家族文章

關鍵字: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顧問 林瑞祥教授
   今年剛好紀念 100 年前加拿大多倫都大學的 Banting 及 Best 發現胰島素,容我簡單介紹發明經過。
關鍵字: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鄭畬方醫師
  2021 年剛好是胰島素100 周年,在胰島素發明之前,第1型糖尿病還是不治之症,治療的方式為一天吃一條豆子,來盡量減少血糖的上升,藉此延長病患的生命。1922 年,胰島素終於第一次施打在人類身上,糖尿病成功的從無藥可治變成可以長期追蹤治療的慢性病。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楊宜瑱主任
  一名約有15 年糖尿病病史的楊伯伯,五年前開始使用一天一次長效型胰島素控制血糖,近幾個月雖然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是餐後血糖常常偏高,糖化血色素依舊逐漸無法達到控制目標,經過幾次和糖尿病照護醫療團隊討論,更換為預混型胰島素為血糖控制的治療方式。
臺中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 蔡易婷醫師
  李先生,五十九歲,糖尿病已二十年,平時在診所拿藥控制血糖,目前使用一天一針長效型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兩種,已有糖尿病腎病變第三期,最近一次空腹血糖119 mg/dL,糖化血色素10%,診所的醫師跟他說:已經需要一天打四針的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了,他很擔心地來找我。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新陳代謝科 黃峻偉醫師
  糖尿病在100多年前,是屬於不治之症,罹患了糖尿病,往往在幾個月到幾年之間就會過世。從100年前胰島素治療問世後,糖尿病已經不是絕症。而在胰島素之後,也開始有了口服血糖藥的誕生。然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口服血糖藥只有Metformin和刺激胰島素分泌的磺醯脲類(Sulphonylurea)兩大類藥物,再來就是胰島素。
臺中榮民總醫院 廖瑞華營養師
  剛被診斷糖尿病者,首先會想到之後吃東西都要很忌口,愛吃的美食以後都不能吃了,但若採積極胰島素治療,可依據進食狀況調整胰島素量,食物選擇限制相對較少,可更彈性的選擇想吃的食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