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家族文章

沈克超總編輯
  骨質疏鬆是高齡社會中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台灣骨質疏鬆的盛行率,在50歲以上的女性達10.75%,男性則是4.15%。女性的比例遠高於男性,骨質疏鬆導致大量的骨質流失,是造成骨折的主因之一。
關鍵字:
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 黃兆山醫師
  隨著國人平均餘命增加,邁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及骨折是影響健康的常見疾病。根據統計六十五歲以上之台灣男性有1/5,婦女約1/3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部或手腕部之骨折,顯見骨質疏鬆症所引發的骨折對個人生活品質衝擊、醫療花費所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
關鍵字: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郭仁富醫師
  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由於骨流失速度大於生成速度,骨量會逐漸減少,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導致骨骼變脆弱,這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關鍵字:
台大醫學院骨科 楊榮森主任
  糖尿病是國人眾所周知的慢性病,目前醫藥進步,許多病患的病情已有良好照護,嚴重併發症也相對減少和減輕,存活時間也增長,相對而言,骨鬆和相關骨折的風險增高,研究顯示,糖尿病是骨鬆症及骨折的重要風險因子,糖尿病患者約1/2-2/3出現骨密度減低,約1/3病患診斷為骨質疏鬆,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髖部骨折風險比同齡非糖尿病者高2-6倍,70歲以上且罹患第2型
台大醫院內科部 李任光醫師
  糖尿病是一極為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其發病原理為絕對或相對的胰島素分泌不足,目前認為糖尿病不是單一病因所產生的疾病,而是多重病因造成的綜合症狀,與遺傳、自身免疫及環境因素等皆有相關。台灣地區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已成為近年來重要的健康課題。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郭景富復健師
  糖尿病一詞,在台灣社會上,是個又熟悉又普遍的一種代謝性疾病。或許大家都知道,長時間的糖尿病可能引發糖尿病足。但您知道,有一種糖尿病足,是足底異常壓力引發的嗎?這類的糖尿病足,只要沒從足底壓力端解決,傷口想要癒合,除非不踩地、不走路,不然幾乎是不可能。甚至,好不容易將傷口養好了,才踩地沒幾下,傷口就又出現。不僅病人沮喪,就連醫生也愛莫能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