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家族文章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戴東原董事長
  一位65歲的女性,罹患糖尿病20年,最近出現腳趾前端有麻木的感覺,但是不嚴重,不會影響到她的日常生活及睡眠,但是令她煩惱的是天氣變熱,稍微動一動,頭、頸部就汗如雨下,逼得她一天要換好幾件內衣,讓她感到非常困擾。晚上不開冷氣,半夜出汗被子常被浸濕。但是下半身倒是乾乾的,和上半身完全不一樣。
蔡明翰副總編輯
Q: 我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已經一年多,血糖與血壓控制的還不錯,但是血中的膽固醇濃度一直降不下來,最近一次的低密度膽固醇是175毫克/百毫升。醫師建議我服用降膽固醇的藥物,但是我現在沒有不舒服,而且擔心藥物會有副作用,所以不太想再增加這類藥物。請問該如何從飲食和運動方面來降低我的膽固醇呢? 
詹錕鋙總編輯
  糖尿病的治療包括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飲食治療主要的目標在於協助糖尿病患的飲食行為。1981年多倫多學者大衛.霍金斯發現有些食物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有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升高血糖速度似乎緩慢,所以提出升糖指數來表示吃了碳水化合物後血糖升高的指標。以該項碳水化合物2小時內血糖增加值除以同量葡萄糖所造成的增加值為升糖指數,升糖指數以葡萄糖100為基準。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李淳權醫師
  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治療包括營養治療、運動、藥物及自我血糖監測,其中飲食是控制糖尿病的關鍵。糖尿病營養治療建議中,建議醣類食物以選擇蔬菜、水果、全穀、豆類及低脂奶類等天然食物為優先,少選用添加脂肪、糖及鹽之醣類食物。
關鍵字:
元智大學機械系教授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 徐業良主任
  依據2013年衛福部國健署「國民健康訪問調查」,86.3%長者自述曾經醫師診斷至少有一項慢性病,普遍疾病為高血壓、糖尿病等;國健署估計糖尿病在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盛行率最高,佔所有糖尿病人口的 40% 以上。長期自我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管理最基本的工作,糖尿病常合併有高血壓問題,因此也應該將血壓納入控制目標。
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 謝祖怡醫師
  痛風和俗稱尿酸高的高尿酸血症(簡稱高尿酸),在臺灣十分常見,可惜的是,一般人並沒有因此而瞭解得更正確,反而誤解不少。對容易伴隨代謝症候群出現的高尿酸與痛風,糖友如果能正確了解、控制達標,除了可以阻止痛風關節炎爆發,更能協助控制血壓、減少腎臟損傷,因此值得糖友進一步認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