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家族文章

三軍總醫院  林石化院長
  糖尿病腎病變是造成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原因,經統計在台灣大約有30 % 的第1型糖尿病患與10 % 的第2型糖尿病患會發生糖尿病腎病變,另外約有40 % 的末期腎臟疾病的原因為糖尿病腎病變,因此可知糖尿病造成末期腎臟病的影響有多大。
安德聯合診所  楊孟儒院長 
  當腎功能惡化至腎絲球過濾率低於15 cc/每分鐘時,可能隨時進入尿毒期。為了提升生活品質、降低住院與死亡率,應及早為腎功能替代治療做準備,有腎(或腎胰)移植、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三種方式做選擇。若條件符合,腎或腎胰移植是最佳選擇,五年存活率近七成,若有機會在開始透析治療前做移植更好,缺點是台灣腎源太少,除非符合條件的親屬可提供移植腎。
詹錕鋙總編輯
  第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病變及腦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4倍。根據針對第1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研究和第2型糖尿病的英國大規模前瞻性研究都證實積極有效的控制血糖可以降低大小血管病變的發生率。英國大規模前瞻性研究顯示每降低糖化血色素1%即可降低14%心肌梗塞的機會,更可減少25%的小血管併發症。
門諾醫院心臟內科 吳靜芬醫師
  糖尿病患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高血糖會加速身體內血管,尤其是動脈的老化、硬化與阻塞不通。當血管壁上有不良血脂肪與發炎物質的沉積,形成斑塊阻礙血液的暢通時,醫學上就稱為動脈粥狀硬化。血管供應生命之源-血液給各個器官與肢體,是人體血液循環的命脈。因此,往哪個器官的血管一旦病變,那個器官必然因缺氧而衰竭。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 葉衍廷醫師/吳彥雯主任
  今年四十五歲的陳先生是個業務員,跑起業務來三餐不定時,應酬更是難以避免。十年前公司健檢時發現有了糖尿病,十年來陳先生雖然有在家附近的小診所拿藥,但是沒有定期量血糖的習慣,吃藥時間也常常不固定,領一個月份的藥量可以吃到2-3個月。五年前醫生為他抽血檢查又告知他還有高血脂,叫他飲食控制,還開了藥,但是陳先生吃起藥來還是一貫的隨心所欲,有一搭沒一搭。
詹錕鋙總編輯
  糖尿病的發生率在全世界開發中的國家均呈現明顯地增加,糖尿病本身及所造成併發症,已造成醫療上新的挑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