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家族文章

成大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中心 戴大為醫師
  「我的骨密度T值已經到了負2.8,你說算是骨質疏鬆,這樣我下個月還可以來開刀嗎?」吳太太擔心地問。   「如果您是建築師,您應該不會想把房子蓋在土石鬆動的山坡地吧?」   我向吳太太簡單打了個比方,解釋骨密度和人工關節手術的關係。
彰化基督教醫院 林思涵醫師
  隨著年齡增加,胰臟功能衰退、肌肉和骨質流失會引發糖尿病和骨質疏鬆。這兩大疾病顯著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特別是骨質疏鬆容易導致脆弱性骨折和髖骨骨折,造成住院及失能。
關鍵字:
台南市周劍文診所 葉峻榳醫師
流行病學:您的肌肉健康嗎?   嬰兒出生後會慢慢長大,肌肉量逐漸增加,肌力也跟著提升;等到 20~30歲,肌肉量跟肌力都會達到巔峰;接著,步入中高齡後,肌肉量跟肌力都會逐漸下降。 
關鍵字: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 韓德生醫師
  隨著人口老化,老年族群的健康照護與醫療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除了一般常見的慢性疾病以外,功能衰退與喪失自我照顧能力使得國家社會及家庭的財務負擔更形增加。造成老年人功能衰退、無法獨立自主生活的各種原因中,肌少症(sarcopenia)佔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臺大醫院 鄭千惠營養師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肌少症(Sarcopenia)已成為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關鍵。對於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來說,預防肌少症尤其重要,因為血糖控制不良會增加肌肉的流失,導致身體變得衰弱,增加臥床的風險。 什麼是肌少症
安康護理之家 許碧惠營養師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可以自主的青春期至老人期,您曾善待過您自己的身體嗎?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骨質疏鬆症自然也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應是身體對我們提出「沉默的抗議」吧! 根據研究指出全球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約18.3%,女性高於男性,依106-109年國民營養調查的結果,國人隨著年齡增加,骨質密度指標隨之下降,女性下降幅度大於男性,真的不可不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