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臨床工作的衛教人員都不難理解,指導糖友建立運動習慣,困難度似乎不亞於勸打胰島素,有趣的是,相較於糖友對於打針存在許多迷思而抗拒治療,絕大多數人都同意運動對身體有益,要活就要動,幾乎人人都會說,但為甚麼開始運動卻會那麼難呢?不是沒時間,就是膝蓋不好,哪來那麼多藉口呢?
糖尿病家族文章
阮綜合醫療社團法人阮綜合醫院 黃秋玲衛教師
當糖尿病患運動量不足時,會造成肌肉流失,可能使骨骼肌吸收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變差。而且肌肉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慢慢流失,以50歲為例,每增長10歲,肌肉強度將下降15%;過了70歲之後,每增長10歲,肌肉強度將下降30%。諸多研究證實阻力訓練能避免因老化的骨骼肌質量流失與功能衰退,而且可產生更多的肌肉量。
關鍵字:
嘉義長庚醫院 曾雲鳳糖尿病衛教師
前言:話說【要活的好、就要動的恰當】。
運動,在糖尿病管理控制是三大治療支柱之一;2015年美國糖尿病學會臨床指引也建議每星期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強度的有氧體能活動。然而,如何讓運動造就剛剛好的身體與心理健康平衡狀態,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及準備,是要知道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