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家族文章

關鍵字: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內分泌科  馬文雅醫師
  從事臨床工作的衛教人員都不難理解,指導糖友建立運動習慣,困難度似乎不亞於勸打胰島素,有趣的是,相較於糖友對於打針存在許多迷思而抗拒治療,絕大多數人都同意運動對身體有益,要活就要動,幾乎人人都會說,但為甚麼開始運動卻會那麼難呢?不是沒時間,就是膝蓋不好,哪來那麼多藉口呢?
關鍵字: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主任  陳綉慧
  糖尿病有如溫水煮青蛙,「控制得宜 溫馴如貓;輕忽失控 如虎反噬」。這是糖尿病關懷基金會2016年糖友嘉年華 -「天天動 健健走」的活動主題。董事長戴東原與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藉助記者會,不遺餘力的籲請國人重視糖尿病議題。
關鍵字:
阮綜合醫療社團法人阮綜合醫院 黃秋玲衛教師
  當糖尿病患運動量不足時,會造成肌肉流失,可能使骨骼肌吸收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變差。而且肌肉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慢慢流失,以50歲為例,每增長10歲,肌肉強度將下降15%;過了70歲之後,每增長10歲,肌肉強度將下降30%。諸多研究證實阻力訓練能避免因老化的骨骼肌質量流失與功能衰退,而且可產生更多的肌肉量。
關鍵字:
摘自:「糖友健走社 健走志工」活動手冊
健走主運動種類 初階的健走主運動有兩種: 1. 間歇健走:   適合對象:一般民眾接受度高。   場地:地形一致或有變化之大型公園或運動場。
蔡明翰醫師
Q1.我的血糖之前控制的還不錯,糖化血色素大約在6.5~7.0%。但是自從半年前上班時間改為大夜班後,血糖就逐漸升高,現在的糖化血色素已經升到8.0%。上了大夜班後不僅飲食習慣改變,連平常的運動時間也變少了。醫師有建議我記錄現在的飲食內容與份量,並嘗試利用休假的時間來安排運動。
關鍵字:
嘉義長庚醫院 曾雲鳳糖尿病衛教師
前言:話說【要活的好、就要動的恰當】。   運動,在糖尿病管理控制是三大治療支柱之一;2015年美國糖尿病學會臨床指引也建議每星期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強度的有氧體能活動。然而,如何讓運動造就剛剛好的身體與心理健康平衡狀態,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及準備,是要知道的喔。

頁面